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李娟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李娟娟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北城小学)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其学科的特点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需要通过思维才能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教学应从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入手,把培养自学能力、小组合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动手操作能力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读一读,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有自学的机会,自学的时间、自学的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基本前提是要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然而,数学兴趣的培养不是空的,要使学生真正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就要为学生提供丰富与现实的生活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指导学生借助教材学会自学,使他们学会边看书边思考,边思考边操作,并把自学体会和亲自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他们通过自学的途径来获得数学的新知识。例如,教学《年、月、日》时我先让学生看书自学,认真观察,然后出现下面的问题:“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三31天?哪几个月三30天?二月有多少天?1993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请你用笔把它圈出来了。”接着同桌相互说上面的问题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能培养和增强学生利用教材自学的能力。

二、讲一讲,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合作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中更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而与人合作的意识相对弱一些。教师可以在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合作的愿望,使学生认识到“我要合作”,从而逐渐萌发和生成合作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一课,学生探究圆锥体的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先是一筹莫展,接着有人提议可以通过装水或沙子等办法找到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产生了要合作探究的想法,于是孩子们都积极的投入到了合作学习之中。

如教学生《找规律》时在拓展新知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这样摆出的图案比较单一。然后我让学生想办法怎样才能摆出更精美、而且是有规律的图案呢,孩子们很快想到了小组合作,这时的小朋友都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把几个人的学具放在一起摆出了各种精美的图案,并且是很有规律的,然后小组展示,这时会看到孩子们的脸上挂着自豪的微笑。

三、议一议,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开展“议一议”是学生创新学习,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一课时我出示了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问学生:你知道它是什么体吗?学生轻而易举的回答出:圆柱。接下来我问学生:同学们通过你们收集和观察的有关实物,你发现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孩子们跃跃欲试的举起手中的实物汇报起来......我接着问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想不想知道圆柱的特征呢?生:想。于是我就请同学们拿出圆柱形的物体,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分小组研究讨论圆柱的特征,再进行小组交流。学生探究,老师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或是指导,或是聆听,之后组织讨论,最后请各个小组派同学汇报一下他们组所发现的圆柱的特征。整个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探究的基础上互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一起议一议,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练一练,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受年龄特征影响,思维具有直观行动性特点。动手操作是他们直观思维感性支持,数学来源于实践,寓于生活,生产之中,同时数学要服务于实践,寓于生活,生产之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把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有价值的数学。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教学前我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物体,教学中我让学生们动手摸一摸各个物体的面,看看有什么感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实践。边动手摸边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集中反馈,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通过动手摸,观察发现长方体上能找到长方形;在正方体上能找到正方形;在三棱柱上可以找到三角形;在圆柱体上可以发现圆。当学生了解了各种不同物体的特点后,我再让学生动手描,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形状。通过展示学生描出的作品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想一想,培养交流反馈习惯

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的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探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在学生的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把个人学习变为集体共进、共享,形成学习成果。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学生组内探究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有的组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是178度、179度、182度、183度,学生交流后得出量的时候容易产生误差,但结果都在180度左右,所以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是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于是进行二次探究。探究后学生得出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和把长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等方法再次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习气氛高涨,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成功的体验。这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首先肯定这些方法,对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进行表扬。然后客观评价第一种方法有误差,第二、三种方法不便于操作,第四种方法最佳。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总之学生的自主、合作、综合探究能力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数学教学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需要鼓励学生动脑思考、主动参与、大胆想象、通过合作,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激活思维、开启心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标签:;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李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