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与终身体育思想关系研究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与终身体育思想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体育素质教育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也得到了极大地重视,同时终身体育思想也渐渐深入人心。本文作者对体育文化素养与终身体育思想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5-0099-02

我国当前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体育文化素养是体育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也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体育文化素养的概念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它主要包括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掌握以及体育意识的树立,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共同构成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优劣、体育技术的好坏、体育意识的强弱、体育个性的突出与否来表现的。

体育文化素养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身心素养和体育知识素养,是大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的身体与文化基础。通过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大学体育教育教学途径,可以真正实现体育文化素养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广泛开展,体育的健身、益智功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专利,也不仅仅是学生的专利,它应该成为一个人终身的一种文化素养,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而完美的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终身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国际终身教育思潮密切相关。在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一说,经由继续教育专家朗格朗首次提出,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终身教育顺势分娩自不待言。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终身体育”伴随中国改革和发展正式诞生,随时空延伸而拓展。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终身体育这一思想的提出,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体育学者的赞同,并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体育思想。终身体育作为一种完整的、现代体育思想,其理论依据有以下几点:

(一)人体自身发展,需要体育锻炼伴随终身

人体自身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时期,即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于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所以,体育锻炼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人体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生长发育时期的要求,是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成熟期的要求,是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充沛的体力;衰退期的要求,是延缓衰退、延长工作年限、延年益寿。不同的发展阶段锻炼的要求不同,锻炼的内容与方法也相应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人的一生都应当伴随着体育锻炼,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内容与方法。锻炼身体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

(二)终身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由于体力活动减少,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精神过度紧张,生活改善,摄取的热量过多等一系列的变化,造成了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神经官能症等现代文明病的产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人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使体育锻炼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防治文明病和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体育文化素养与终身体育思想的关系

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要依赖于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以及体育意识、兴趣和习惯等的培养,所以说体育文化素养是终身体育思想的基础。

(一)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可以为终身体育打下好的身体基础

青少年时期,正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黄金时代”。从人体自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这一时期里应当得到的锻炼而没有得到,到了成年以后,时过境迁再进行锻炼,虽然也有效果,但由于基础未打好,往往是事倍功半。我们要放眼未来,首先要从现在做起。保证现在精力旺盛地学习,同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也为将来从事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准备。

(二)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的学习、锻炼

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是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对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不仅具有近期(在校期间)的效果,而且具有长远(走向社会以后)的影响。但是,由于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状况的。差异,锻炼身体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相应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培养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以适应和协调不断变化的情况,取得预期的锻炼效果。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如:前苏联强调向学生传授卫生、医疗方面的知识;日本要求体育老师教给学生重要的活动技能和技巧,并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能够有效运用它们;美国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人体知识,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德国强调学生学习有关身体的知识,通过身体活动掌握运动和游戏进行的方法。

(三)培养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初中以下的学生,往往以满足心理要求为主要倾向,表现为以直接兴趣为主,即体育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兴趣,如喜欢游戏和球类活动等。高中学生由于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性更明确,间接兴趣逐步成为主要倾向,即对体育活动的结果发生兴趣。如认识到参加耐久跑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虽然跑起来感到又苦又累,但仍然能坚持参加长跑。高中阶段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间接兴趣和爱好,并且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四)培养自我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提供源动力

“自我体育意识”是从意识、自我意识衍生出来的。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由此引申体育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体育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体育的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熟悉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能动的心理活动,采取个人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并获得知识技能。这里提出的是“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自己对待体育在思想、情感、行为、个性以及有关体育的社会交往和合作等各方面的认知、感觉、评价和调控等心理过程。“自我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和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体育意识呢?

首先,要在已经培养起来的对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学生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对体育的直接兴趣,而应当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进而积极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其次,要了解自我,认识自己身心发展的具体状况和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水平,特别是要了解自己与同龄人相比较的特殊性,善于分析、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以便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第三,自我体育意识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在反复不间断地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体育的水平,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

(五)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能促进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就为素质教育中的体育素质教育提供了方向,也可以极大帮助学生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时也使从教人员认清了体育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加强了重视程度。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连,其效果与整体发展水平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及学生的终身体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对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和实施尤其重要。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加强对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与终身体育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互为作用,所以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二者的关系,改变以前只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而忽视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加大工作力度,从始至终贯彻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终身体育思想的灌输,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培养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CLA090120)。

作者简历:高俊发(1959—),男,汉,河南辉县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河南郑州,450002)。

参考文献:

[1]秦翠萍赵勇论体育文化素养2010.2三峡大学学报

[2)姜晓玲略谈加强大学生体育素养2006.12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3]陈晴体育教学呼唤体育文化素养2006.1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4]李远华阮奎论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2008.4科技创新导报

[5]王洋贾振佳对我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问题的研究2005.6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标签:;  ;  ;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与终身体育思想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