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脂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240例临床分析

壳脂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240例临床分析

王海萍(福海县人民医院内科836400)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3-0188-02

【摘要】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随着我国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酒精性肝病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常见肝病。由于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成为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我区为少数民族聚集区,主要以哈萨克族为主,当地汉族同志的饮食习惯也趋于哈萨克族同胞,其饮食习惯为奶茶和肉类为主,饮酒者甚多,现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三年间门诊和住院诊断酒精性肝病240例患者,采用壳脂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壳脂胶囊酒精性肝病

1一般资料

240例病例均为本院消化内科2005年10月-2008年3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男性158例,女性82例;年龄28~52岁,平均40岁;汉族127例,哈萨克族113例;病程6~45个月;按入选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0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检验指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2.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t。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量(m1)×乙醇含量(%)×0.8。

2.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现。

2.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一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缺糖转铁蛋白(CDT)等指标升高。其中AST/ALT>2、GGT升高、MCV升高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而CDT测定虽然较特异但临床未常规开展。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有助于诊断。

2.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2.5排除嗜肝病毒现症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2.6符合第1、2、3项和第5项或第1、2、4项和第5项可诊断酒精性肝病;仅符合第l、2项和第5项可疑诊酒精性肝病。

3治疗方法

在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壳脂胶囊5粒,3次/d,疗程12周;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1次/d,疗程12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采取戒酒,控制高糖、高脂肪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运动,限制体重等措施以辅助治疗。

4治疗效果

4.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等症状消失42例,减轻4例,无变化2例,有效率46例(95.83%);而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上述症状消失29例,减轻6例,无变化或加重9例,总有效率35例(79.55%)。

4.2治疗前后B超声像变化情况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有肝区回声近场弥漫性增强,远场回声衰减的B超声像改变。疗程结束治疗组42例(87.5%)恢复正常,对照组28例(63.64%)恢复正常,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壳脂胶囊可以减少肝内脂肪沉积,从而使患者B超声像改变恢复正常。

4.3不良反应:有1例在口服壳脂胶囊的最初1周自诉腹胀,有1例在最初2周自诉食欲减退,继续服药2周后,上述症状均消失,表明亮脂胶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3讨论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有下列因素参与:①酒精对肝损伤的机制是先由乙醇转化为乙醛,再转变为乙酸,后一反应使辅酶Ⅰ转变为还原型辅酶Ⅰ(NADH),因而使NADH/NAD的比值升高,此升高可抑制线粒体撒羧酸循环,使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氧化减弱,继之使中性脂肪堆积于肝细胞中。同时NADH的增多又促使脂肪酸的合成,从而使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而发生脂肪变性,最终导致脂肪肝形成,这是酒精对肝损害引致脂肪肝的主要方面。②大量饮酒可使体内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β氧化受损,使血液和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增加。游离脂肪酸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加上乙醛的协同作用,可引致生物膜受损和加强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的毒性,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③酒精有增加胆碱需要量的作用,而胆碱是合成磷脂的原料之一,磷脂是合成脂蛋白的重要原料。故磷脂的不足又影响了脂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了脂肪从肝脏中的排泌,同时,酒精还能抑制肝细胞内脂肪酶活性,肝细胞分解脂肪的能力下降,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1]④大量饮酒可刺激肾上腺及垂体一肾上腺轴,动员周围脂肪组织的分解,释放出大量脂肪酸进人肝脏,使肝内三酷甘油(TG)合成增加,义因极低密度脂蛋白(LVDL)缺乏载脂蛋白,使其分泌排出发生障碍,而促使产生脂肪肝。⑤大量长期饮酒还可诱导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增加,可加重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使肝脏内皮细胞窗孔变多变大,致使TG的乳糜微粒及其残骸被肝细胞引入,肝细胞摄取脂肪过多,促进了脂肪肝的形成。⑥肝脏输出三酰甘油(TG)的能力下降: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能损害高尔基体功能,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以至不能将TG运输出去,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⑦肝窦内皮细胞具有大量直径150-175nm的窗孔。窗孔的大小直接影响血脂的转运。急性服用乙醇,使肝窦内皮细胞窗孔开放、脂质易于通过,短时间内即可引起肝脂变。此过程在早期是可逆的,经戒酒和治疗后,脂肪肝可逐渐消减。故酒精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2]壳脂胶囊以甲壳为君药,育阴潜阳、消积行瘀;制何首乌滋补肝肾,丹参活血化瘀为臣药;茵陈清热利湿;牛膝既助君药补益肝肾,又引药下行为佐使药。全方配伍,共奏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功,可用于肝肾亏虚、湿热瘀结之证。不仅能降低血清TG、TC含量,还能有效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改善肝功能;而且,使用本药后大部分患者B超声像获得改善,可吸附胆汁酸,加速胆汁酸肝肠循环,促进肝脏内沉积脂质代谢。可提高线粒体中活化脂酰CoA的含量,提高β氧化率,促进脂质代谢。可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内脂质代谢,阻止胆固醇肝内沉积。可提高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与摄取,降低肝脏脂质含量。且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质代谢,防止脂肪肝。壳脂胶囊可以吸收胃肠道脂质和胆汁酸,抑制脂质乳化过程减少机体吸收。此外,实验中未出现心肝肾毒性作用,使用安全,虽然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轻微腹痛等不良反应,但患者耐受性好。壳脂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0(2):72.

标签:;  ;  ;  

壳脂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240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