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粒超细化论文_张桂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晶粒超细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晶粒,表面,诱导,奥氏体,合金钢,临界,时效。

晶粒超细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桂福[1](2018)在《20钢晶粒超细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快速加热循环淬火工艺细化20钢晶粒的原理,探讨20钢晶粒细化的最佳工艺参数(加热温度、加热速度、淬火次数和保温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热处理参数是890℃加热,保温18min,水淬4次;经过细化后的奥氏体晶粒平均直径比原始晶粒直径小了将近一倍;高温时奥氏体晶粒越细小,室温下的组织越细小;淬火后的硬度达到44~50HRC。(本文来源于《四川冶金》期刊2018年03期)

李拔,刘清友,贾书君,陈健[2](2018)在《临界区变形致低碳微合金钢晶粒的超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热模拟试验对临界区变形实现低碳微合金钢的晶粒超细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SEM、应力应变曲线和EBSD对超细晶组织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临界区变形工艺制备了有效晶粒尺寸约1μm的超细组织,该组织由超细晶铁素体和细晶粒状贝氏体组成。本试验中,随着临界区变形温度的降低,晶粒细化的程度在670℃时达到极限。此晶粒细化是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和先共析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8年05期)

王晓莉[3](2016)在《高晶粒均匀度微合金钢板的组织超细化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晶粒超细化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唯一可全面提高钢材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强韧化方法。目前,低碳微合金钢的此类工作主要集中在利用形变诱导相变获得超细晶组织。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形变诱导相变方法所获得的微合金钢,尤其是含钒微合金钢的组织细晶率不够理想,且存在一定的混晶现象,两者综合造成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远未达到期望目标,具体表现为在钢材获得高强度的同时其它性能较低,尤其是延伸率偏低。这已成为制约低碳微合金超细晶钢在机械工程结构方面进行有效应用的关键问题所在。为此,本文以低碳微合金钢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利用热模拟单道次/多道次试验,并借助金相组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其显微组织图像定量分析手段,对形变诱导相变的重要伴生相变(逆相变、亚动态相变)现象进行了重点研究。以期探明这些伴生相变对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钢材组织细晶提高率的内在影响规律,从而有望调整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并使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期望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工作:(1)针对现有形变诱导相变技术制备的超细晶钢中显微组织晶粒尺寸差异较大,但无法对其进行精确定量表征,继而难以进行有效工艺控制这一问题,笔者在对钢材晶粒组织图像的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晶粒尺寸均匀度这一全新概念,并建立相应求解公式。以期方便、快速、精确地计算晶粒尺寸均匀度。要求该方法能自动实现对钢材晶粒粒径及其均匀度的高效测量、精确分类,且要求其测量精度为±0.001μm。(2)利用单道次、多道次热模拟试验来研究逆相变现象。逆相变实质上是形变诱导相变产生的超细晶铁素体于多道次轧制间隔等温过程中逆向转变成超细晶粒的奥氏体,继而转变为超细的内生铁素体。试验结果表明,变形量与保温时间的增加都有利于提高其单道次试验钢的细晶提高率(最高可达8.91%);多道次各间隔时间的增加亦有利于试验钢的细晶提高率,同时亦可使得其晶粒尺寸均匀度高达1.32。(3)利用单道次热模拟试验研究了亚动态相变及内生析出相对钢组织细晶率的影响。亚动态相变实质是主相变诱导形核的铁素体在等温过程中继续生长为超细晶铁素体。研究发现,亚动态相变的细晶提高率随变形后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内生析出相促使大量内生铁素体的形成。试验结果表明,单道次变形中,亚动态相变的细晶提高率最高可达到9.41%,同时亦可使得其晶粒尺寸均匀度高达1.38。最后,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利用试验室可逆轧机,成功制备出了晶粒尺寸及其均匀度分别为1.21μm,1.26,超细晶铁素体细晶率高达96.26%,抗拉强度高达753MPa的高均匀度超细晶粒微合金热轧钢板。(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4-01)

孙磊[4](2015)在《基于奥氏体晶粒超细化的热成形钢组织及相关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发展,人们对钢铁结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其中,热成形钢以其强度高、减重效果明显的特点,成为汽车行业轻量化的关注重点,但强度的提升势必会带来韧塑性的下降,减小了结构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可以同时提高钢铁材料强度和韧性的细晶强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快速感应加热和冷轧的方式,研究了两种成分的Mn-B钢的奥氏体相变规律,探究了不同加热工艺及初始组织对奥氏体晶粒超细化的影响,并对晶粒超细化后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和快速感应加热实验对22Mn B5钢进行了快速加热淬火处理。对不同加热工艺下的奥氏体晶粒进行分析,22Mn B5钢在加热至850℃~900℃时,可以获得较为均匀细小且等轴的奥氏体晶粒。研究还表明,在快速感应加热过程中,加热速度的变化对最终晶粒尺寸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利用热处理及冷轧制备出铁素体、冷轧铁素体、铁素体+珠光体、冷轧铁素体+珠光体四种不同形态的初始组织,研究了初始组织在快速感应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相变规律,得到了较为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对淬火组织和晶粒尺寸进行了分析,认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相比较而言,更有利于奥氏体晶粒细化。晶粒细化后,强度和韧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抗拉强度分别提高到970MPa、1100MPa、930MPa和1090MPa,冲击功最大达到了18J。研究表明,奥氏体晶粒的细化,减小了转变后马氏体板条束宽度,增大了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提高了裂纹扩展阻力,从而提高了强度和韧性,相比较而言,冷轧铁素体和冷轧铁素体+珠光体钢在快速加热淬火后具有更好的强韧性配比。(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杨明刚,胡艳华,余占军[5](2015)在《循环热处理超细化38CrSi钢晶粒》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次循环快速淬火分别在880、900和920℃保温12、13.5和15 min循环3~5次细化38Cr Si钢的晶粒。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38Cr Si钢的晶粒形貌,利用截距法和晶粒度法测量奥氏体晶粒的尺寸。在880℃保温12 min循环3~5次淬火,确定出最佳的循环次数为3次。分别在880、900和920℃保温12 min循环3次淬火,确定出最佳的淬火温度为880℃。在880℃循环3次淬火分别保温12、13.5和15 min,确定出最佳的保温时间为12 min。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晶粒不断细化,当3次循环淬火后,继续增加循环次数,晶粒不再细化。当加热温度为880℃,保温12 min时,继续升高温度或者延长保温时间,晶粒开始长大。经过最佳工艺细化处理后,38Cr Si钢的晶粒细化到5.2μm。(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5年01期)

余泽金,金自力[6](2011)在《X65管线钢晶粒的超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SP工艺,通过对X65和X65Re管线钢进行热模拟试验,分析稀土铈元素细化X65管线钢组织晶粒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稀土铈能抑制X65管线钢再结晶的发生,在热变形过程中有利于应变能累积,在连续多道次变形后,所累积的应变能为变形诱导铁素体相转变提供驱动力,进而细化了组织晶粒。(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许锋,薛克敏,李萍,王岗超,石文超[7](2011)在《循环相变超细化20CrMnTi钢晶粒》一文中研究指出细化晶粒是一种提高材料强度和塑性的有效方法。将20CrMnTi钢在AC1和AC3温度范围内进行了3道次变温快速循环加热-冷却处理,晶粒尺寸由初始的36.9μm细化到约5μm,其布氏硬度值由初始的145.7提高到298.3。结果表明:经过3道次的循环相变处理后,由于形核率的提高、晶粒长大速度的降低和组织遗传性被破坏,可以显着地细化晶粒。(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11年03期)

许锋,薛克敏,李萍,王岗超,李琦[8](2010)在《基于相变和形变耦合法的20CrMnTi晶粒超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齿轮零件的超塑性精密成形,需要对齿坯材料晶粒进行超细化。试样经过3个道次的循环加热和冷却处理后,晶粒尺寸由初始的30~40μm细化到4~5μm,再将试样置于设计好的高压扭转装置内,利用2000kN的扭转压力机,在100kN保压状态下,使试样扭转0.5圈,通过形变进一步促进晶粒的超细化。结果表明:经过相变和形变耦合处理后,试样具备性能耦合的特征,晶粒得到了明显的细化和等轴化,晶粒尺寸达到了1μm。(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0年16期)

赵鹏宇[9](2010)在《3J33马氏体时效钢表面晶粒超细化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3J33马氏体时效钢表面晶粒超细化和改善其表面耐磨性能,本文在研究3J33马氏体时效钢塑性变形量对再结晶温度影响的基础上,探索冷轧、喷丸、激光表面淬火等表面晶粒超细化工艺,利用循环细化加激光淬火、冷轧加激光淬火以及喷丸加激光淬火复合处理技术实现了3J33马氏体时效钢表面晶粒超细化;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3J33马氏体时效钢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超细化马氏体时效钢硬度、摩擦磨损等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J33马氏体时效钢冷轧变形以后,晶粒沿轧制方向被拉长,出现了纤维状组织;由于加工硬化效果,随着塑性变形量增加,硬度上升;再结晶温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降低,从无变形时的900℃降低到变形量80%对应的730℃,此时再结晶温度已趋于稳定。喷丸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喷丸压强,选用直径较大的丸粒,适当地延长喷丸时间,可以获得层深较大且变形强度较大的表面塑性变形层;观察变形层组织可知,随着喷丸时间和强度的增加,表层从有一定取向性的变形变为较均匀的塑性变形;经过喷丸处理后,从表层到芯部的显微硬度值随深度加深而递减,直到基体未变形区硬度值才趋于稳定。在激光淬火处理过程中,提高激光输出功率、降低激光扫描速率使激光表面淬火淬火层深度增加。在循环细化、大变形量冷轧以及表面喷丸处理的3J33马氏体时效钢表面分别进行1000W、4800mm/min叁次激光淬火处理,可以在合金表层获得尺寸为0.2μm~1μm的超细晶。表层显微硬度显着提高,硬度值在HV550kgf/mm2左右。3J33马氏体时效钢表面超细晶层时效研究结果表明,晶粒超细化可以加速时效过程,并且时效处理可以使表面超细晶层硬度进一步提高。表面细晶层时效处理后耐磨性比未经表面超细化处理的时效态3J33马氏体时效钢耐磨性更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7-01)

陈渊,尹志新,樊新波[10](2010)在《5052铝合金表面晶粒超细化后腐蚀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表面晶粒超细化和未经表面超细化处理的5052铝合金的样品分别进行仿海水腐蚀对比实验,在3.5%NaCl+0.05%MgCl2(原子分数)水溶液中分别测出不同表面晶粒尺寸的腐蚀速率。结果表明,5052铝合金表面晶粒超细化后抗蚀性能提高,其平均腐蚀速率与表面晶粒尺寸呈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0年02期)

晶粒超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热模拟试验对临界区变形实现低碳微合金钢的晶粒超细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SEM、应力应变曲线和EBSD对超细晶组织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临界区变形工艺制备了有效晶粒尺寸约1μm的超细组织,该组织由超细晶铁素体和细晶粒状贝氏体组成。本试验中,随着临界区变形温度的降低,晶粒细化的程度在670℃时达到极限。此晶粒细化是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和先共析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起主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晶粒超细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桂福.20钢晶粒超细化工艺研究[J].四川冶金.2018

[2].李拔,刘清友,贾书君,陈健.临界区变形致低碳微合金钢晶粒的超细化[J].金属热处理.2018

[3].王晓莉.高晶粒均匀度微合金钢板的组织超细化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6

[4].孙磊.基于奥氏体晶粒超细化的热成形钢组织及相关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5].杨明刚,胡艳华,余占军.循环热处理超细化38CrSi钢晶粒[J].金属热处理.2015

[6].余泽金,金自力.X65管线钢晶粒的超细化[J].钢铁研究学报.2011

[7].许锋,薛克敏,李萍,王岗超,石文超.循环相变超细化20CrMnTi钢晶粒[J].金属功能材料.2011

[8].许锋,薛克敏,李萍,王岗超,李琦.基于相变和形变耦合法的20CrMnTi晶粒超细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0

[9].赵鹏宇.3J33马氏体时效钢表面晶粒超细化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0].陈渊,尹志新,樊新波.5052铝合金表面晶粒超细化后腐蚀性能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0

论文知识图

18二冷高温区晶粒超细化控冷工艺...含zrC粒子20Mn2钢的油淬态组织(a)珠光体...X60中珠光体的TEM形貌多轴锻造过程示意图[33]固溶态3J33马氏体时效钢在激光输出功...变形过程中奥氏体(0.44%C)晶粒SEM形...

标签:;  ;  ;  ;  ;  ;  ;  

晶粒超细化论文_张桂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