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演变及反思

国内外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演变及反思

摘要: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演变过程,指出现阶段我国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后给出改进建议,旨在为今后课程设计的价值选择上指明方向,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演变,反思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在线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JC1215014)

课程设计的关键在于将课程设计主体与课程学习者有效结合,构建一个合乎规范的、完善的、整体的课程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价值观的影响。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是课程设计运行的灵魂与方向,通过课程目标的制定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将影响整个课程设计活动。

一.国外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演变

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在20世纪以来的演变首先导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轰轰烈烈的新教育运动。因为新教育运动直接引导了有重大影响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提倡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或者说“儿童中心”,以适应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产业革命之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带来的种种要求。认为传统课程设计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杜威从自然发展论、社会效率论、文化修养论对取向的转变的必要进行讨论和分析。“教育要为儿童的完美生活作准备”是最直接的表述。其认为教育工作就在于适应儿童当前的能力和兴趣,不应高悬一个固定的、外铄的目的以束缚或妨碍儿童的生长。它使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转折,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受到了严重挑战,在课程设计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进入到30年代后,进步主义课程哲学受到了来自诸多方面的批评和指责,其焦点集中于对课程社会功能问题的理解,从而引发了要素主义课程哲学、永恒主义课程哲学及改造主义课程哲学的涌现。其继承传统课程设计价值取向,认为教育要传承认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精华,继续强调学生的读、写、算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理解。从而构成了20世纪以来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第一次变化。

20世纪中期,科学哲学逐步发展成熟为一门较为完整的关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性质的哲学学说,对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以布鲁纳为代表人物的“学科结构”运动的开展最为重要,其思想认为,儿童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探究者,重视知识本身以及其促进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课程内容和理解能力不再是教学的目标而是进行特定行为目标训练的手段。其对现代课程设计有重要的启示。它以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努力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试图纠正以“适应生活”为目的的进步主义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弊端.对冷战时期的世界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科结构”价值取向的确立构成了20世纪以来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第二次变化。

后现代主义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是20纪末西方课程哲学中出现的引人注目的现象,若说现代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崇尚理想、个体自由和解放,那么后现代教育则更关心人类的个体性、差异性多元性及边缘性,后现代哲学观认为后现代社会的教育应该重在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的个人。后现代主义哲学根据对教育不同的理解,提出不同的教育目的和课程设计,注重培养人在教育中差异性,边缘性和多元性。其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无法用传统的课程理论予以解释,成为20世纪以来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变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变化。

二.国内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演变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这一时期课程设计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采用分科课程,加强学科教育,特别是外语科,小学三年级起开设外语科;其次,摒弃文革时期教材中到处引用领袖语录和生硬联系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做法,在教材中加入新科技发展的成就;再次,高中开设选修课。在高中二、三年级以限定选修课形式,建立起了文理分科教学的分科选修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和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时期,这些变化要求基础教育进行改革。为此,我国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义务教育法》。这一时期的课程设计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贯彻了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精神,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文科理科都降低了难度;其次,教材选用实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再次,首次规定普通高中课程有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最后,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统一设计,注意同高中的课程相衔接,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五·四”和“六·三”两种学制的教学计划;高中阶段为“升学型”、“职业型”和“综合型”三种办学模式提供了可以选择的不同课程安排。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自2001年起,我国首先在全国38个实验区开始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第8次大的课程改革,是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是覆盖面最广的一次改革。多年来,在广大素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素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如,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没有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工具性取向的偏执,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使课程改革不得不被提上日程。

三.结束语

教育是培养人的,是在社会中发展人的。因此,“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标。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只有向着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迈进才有可能回归到生活世界和人类活动中去。在新世纪,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确立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思考价值的课题。当前,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价值观正逐渐被广泛认同,成为一种有前景的、亦是能给予社会以普遍关照的价值理念,这一价值观的逐渐确立,对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必然使课程的主旨从游离于人的发展之外回归到对自身的关注,在高等教育课程设计中要以外在价值为基础,以内在价值为核心,应该更加强调人的个性形成和主体性发展,尊重人的价值和力量,弘扬人的个性,陶冶情操,培养人性,增进个人自由、价值及尊严,使人身心平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乔治·A·比彻姆.课程理论[M](黄明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989.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黄光雄,蔡清田.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汪霞.课程设计取向[J].江苏教育研究,2001(11).

[5]焦健健.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研究[D].2010.

[6]陈树英.高职英语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7)

标签:;  ;  ;  

国内外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演变及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