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输血管理保障输血安全分析

加强输血管理保障输血安全分析

黑龙江黑河市中心血站164300

摘要:目的:为了保证我国血液管理的安全可靠,让输血管理规范安全。方法: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374例病人的输血安全进行加强输血管理与正常情况下对354例的病人的输血安全与的病人状况对比来比较出计算机系统加强输血管理对输血安全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加强输血管理对输血安全的影响。继而得出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加强输血管理保障输血安全能有效地降低发生输血事故的危险。结论:为了更好地对临床输血实施全面话、安全化的管理,有必要使用计算机系统对输血安全进行加强管理,来保障患者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输血管理;输血安全;计算机系统

Strengthentransfusionmanagementandguaranteetransfusionsafetyanalysis

Abstract:objective:inordertoensurethesafetyandreliabilityofbloodmanagementinChina,bloodtransfusionmanagementstandardsandsafety.Methods:theinfluenceofthecomputersystemonthesafetyofbloodtransfusionwascomparedbycomparingthesafetyofbloodtransfusionof374patientswiththatof354patientsundernormalconditions.Results:thedataof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werecomparedtoanalyzetheinfluenceofstrengtheningtransfusionmanagementontransfusionsafety.Thenitisconcludedthattheuseofcomputermanagementsystemtostrengthenbloodtransfusionmanagementtoensurethesafetyofbloodtransfusioncaneffectivelyreducetheriskoftransfusionaccidents.Conclusion:inordertoimplementthecomprehensiveandsafemanagementofclinicalbloodtransfusion,itisnecessaryto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bloodtransfusionsafetywithcomputersystemtoensurethesafeandeffectivetreatmentofpatients.

Keywords:bloodtransfusionmanagement;Bloodtransfusionsafety;Computersystem

引言:在实际工作当中,有可能因为技术水平层次的差异,工作强度加大等等因素,从而会犯一些本不该犯的错误,导致输血事故发生,而输血事故又是重大医疗事故。为满足患者输血的要求,医院应该实现输血的全面信息化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使得血液科的血液入库和发放等过程变得更加顺畅,保障患者的安全,满足患者输血的要求,医院应该实现输血的全面信息化改进。实现医院临床、护理与输血科的连接,促进了输血科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患者的输血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使输血科管理更标准化,规范化。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全面化无死角的构建临床输血病历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去除主观成分和人为存在的错误,并检验权重比的合理性,使其更符合客观实际并易于定量表达,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扩大信息量,从而提高了临床输血病历检查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共计354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血的患者,其中,男187例,女165例,年龄32-71岁,平均47.8±2.6岁。输注全血87例,悬浮红细胞输注63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89例,洗涤红细胞输注61例,血小板输注54例。【1】

实验组共计374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血的患者,其中,男190例,女184例,年龄32-71岁,平均47.8±2.6岁。输注全血78例,悬浮红细胞输注65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87例,洗涤红细胞输注63例,血小板输注81例。

1.2收集方法

输血后临床医生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卡,内容有基础疾病、输血反应史、过敏史、妊娠史、输血类型、输血反应时间、症状体症、处理与治疗、反应诊断,而后送至输血科进行统计和留档。

2结果

354例输血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13%,其中,新鲜冰冻血浆0例,悬浮红细胞1例,全血1例,洗涤红细胞1例,血小板0例。见表1。【2】

374例输血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13%,其中,新鲜冰冻血浆0例,悬浮红细胞0例,全血1例,洗涤红细胞0例,血小板0例。见表1。

3总结:

通过细节管理,工作人员的心态好,表现更积极,工作时更认真、更仔细,责任心更强,更加注意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并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自我业务素质修养,工作人员整体业务能力提高。从表1和表2可见,通过加强输血管理各种存在问题发生率也明显下降。输血安全在临床医学上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相关一系列不良反应的避免,也成为当下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是顺应国际科学输血趋势,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献、输成分血,尽量减少其他成分带来的不良反应,有可能的话还可采集患者自身血液进行自体输血,但即使如此也并不能完全杜绝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能引起例如过敏性反应、发热性溶血反应等。而在自体输血过程中,倘若血液采集和医院回输管理不善,或是人为的笔误、标识不清或标签脱落等,都可能导致输血错误,引起严重后果。这就要求血站和相关医务工作者要强化输血管理,合理合规操作,在做好各类基础工作的同时,积极开拓创新,寻找新的输血方法和技术,不断优化输血工作,从而有效防止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输血安全。【3】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用血量和血制品种类的不断增多,输血安全问题愈显突出,对临床输血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输血要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改进,防止输血前的一些人为失误导致的患者信息不全或者不正确,以及输血的安全性问题,输血全过程安全质量监控管理等问题。我们将计算机技术与输血医学特点相结合,减少人为差错,使用人工和电脑信息双保险的模式,规避了输血流程中的漏洞,实现临床输血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张宇,陈会欣,王顺.医院输血全面信息化改进的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06):959-961.

[2]杨文勇,熊荣,任保艳.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缺陷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2(05):769-770.

[3]朱兴华,彭萍.浅谈二级医院血库管理的工作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3(03):333-334.

标签:;  ;  ;  

加强输血管理保障输血安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