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景观生态设计论文_唐睿,祝遵凌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体景观生态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体,景观,生态,水生植物,生物链,生态平衡,新疆。

水体景观生态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唐睿,祝遵凌[1](2019)在《高校校园水体景观生态设计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为创建生态校园水体景观。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景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校园水景生态优化的设计方法。并以南林东潭生态改造为例,旨在指导类似校园水景的生态设计。(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9年18期)

王安琪,陈佳艳,李修岭[2](2016)在《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环保和生态是两个重要的部分。水生植物不仅是营造水体景观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净化和维持景观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因此,对水生植物对水质的保护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保意义。在分析深入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验案例,就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探讨。(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6年16期)

孙威[3](2015)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与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生植物是营造水体景观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的净化、维持水体景观的水质,因此研究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时,要注意水生植物的应用和保护管理,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5年21期)

张立辉[4](2013)在《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中的生态设计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其净化作用,并针对水体景观中的生态设计提出具体应用方法,总结了其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水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3年21期)

曾思[5](2013)在《新疆城市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城市的水体景观对于构筑城市现代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新疆地区的城市水体景观的设计具有其特殊性。新疆地区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以生态水体景观的设计概念,以西部地区独特的干旱缺水的地域文化为载体。新疆城市水体景观的设计应该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水资源,珍惜和利用水资源,创造和谐的可持续的生态水体景观设计,继承和发展新疆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将传统的水体景观融入到当地城市特色中去,从而实现新疆水体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3年12期)

原雅静,杨智良,张雄[6](2012)在《城市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对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水体景观生态设计的经验教训,提出从水体形态、水源供给以及水体生物链叁个方面对水体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11期)

陈宇[7](2005)在《住区水体景观生态设计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住区水体景观的历史发展、存在问题、生态效应、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只有在住区水体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后期维护管理做到和谐统一,才会为住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生态、健康的居住环境。(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05年05期)

柳骅[8](2003)在《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生植物是营造水体景观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还能有效地净化和维持景观水体的水质,因此研究水生植物对水质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意义。本文在对浙江省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千屈菜、水葱、香蒲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为试材,就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水生植物的优化配置对景观和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生态学原理及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本文对水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作了探讨。结果表明: 1.调查显示,浙江省具有较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除人工栽培的植物外,在园林中具有观赏价值及净化作用的野生或野生状态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常见的有30多种。除了目前常用的种类外,千屈菜、花叶水葱、泽泻、鱼腥草、苦草等水生植物均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2.千屈菜对水体中的总磷(TP)有显着的去除效果。在0~0.4 mg·L~(-1)的TP浓度范围内,千屈菜植株均生长良好。在试验的30d内,对初始浓度为0.4mg·L~(-1)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千屈菜对TP的去除率达98%以上。在0.05 mg·L~(-1)和0.4mg·L~(-1)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其去除速率均高于对照植物凤眼莲。在最初10天内,水体中TP浓度呈直线下降,表明千屈菜具有“快速”吸收P的净化特性,并且它的P去除率与水体TP浓度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证实,千屈菜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这也为千屈菜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3.多种植物优化配置能发挥不同植物的优势,对水体水质表现出较高的自净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营造丰富的水体植物景观。用挺水植物和浮叶、漂浮植物组成的试验池Ⅱ及用挺水植物、浮叶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组成的试验池Ⅲ比由菹草组成的单一层次结构的试验池Ⅰ更能有效地维持水体TP、TN含量,其景观也更为丰富。 4.实验证明,沉水植物能有效地改善水体的水质及观赏效果。但目前在园林水景中对沉水植物的应用考虑较少,为此,在以后的水景营造中应重视沉水植物的应用。 5.根据上述结论,在杭州、上海等地结合景观设计原则进行了现场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设计的景观水体(中江城市花园水景)经过为期5个月的水质监测表明,TP、TN呈下降趋势,最终达到且好于景观娱乐用水A类水质标准,其他各项水质指标也未超出景观娱乐用水标准。既满足了居住区内居民的观赏要求,又迎合了儿童的亲水需求。 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要加强水生植物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借鉴大型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防治,本文还探讨了水生植物的应用地位及在景观水体水质维持中的措施。我们认为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不应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设计。(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6-01)

水体景观生态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指出了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环保和生态是两个重要的部分。水生植物不仅是营造水体景观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净化和维持景观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因此,对水生植物对水质的保护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保意义。在分析深入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验案例,就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体景观生态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唐睿,祝遵凌.高校校园水体景观生态设计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设计.2019

[2].王安琪,陈佳艳,李修岭.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6

[3].孙威.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与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5

[4].张立辉.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中的生态设计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

[5].曾思.新疆城市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初探[J].现代园艺.2013

[6].原雅静,杨智良,张雄.城市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陈宇.住区水体景观生态设计初探[J].四川建筑.2005

[8].柳骅.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图式原型与提取方法3- 4 塌陷水域传统水质修复图一1美国加州的情景雕塑园4-6木质铺装不同条件生态网络图4-25东坡湖夜景:

标签:;  ;  ;  ;  ;  ;  ;  

水体景观生态设计论文_唐睿,祝遵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