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S191区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S191区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是油气田开发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储层精细研究解决了研究区层系多、油气富集规律复杂等困难,进而为后期油藏精细描述奠定基础,为油气田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利于提出高效的开发技术政策以及开发调整方案。演武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二级构造单元天环坳陷的南部,区域地理上属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管辖范围,近年来演武油田已然成为稳产的区块。本文以演武油田S191区延7、延8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储层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理论指导下,根据测井资料、生产资料、测试分析资料,并借鉴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了本区的地质构造、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油藏类型等特征。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认识:(1)演武油田S191区在区域背景下,整体上发育一条北西—南东向的背斜构造,在背斜构造基础上发育多条鼻隆。研究区东南部地层缓,西北部地层较陡。在以煤层为标志层的情况下,将延7、延8均四分小层。(2)演武油田S191区延7期、延8期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延8期河道较延7期发育,砂体也明显较延7期发育;分流河道微相处砂体分布较厚,规模较大,整体物源方向稳定。(3)S191区延7、延8储层岩性以中粒、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含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填隙物以方解石、硅质和水云母为主。粒间孔为其最主要的孔隙类型,孔喉结构单一,具有非常好的流体储存能力。(4)演武油田S191区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整体评价为中等偏弱非均质。延7、延8由于发育厚层复合砂体,砂体上下层呈叠置关系,导致隔层厚度变小。平面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孔隙度、渗透率在平面展布上的高低不同,在分流河道微相处和砂体厚度较大的有利沉积相带地方孔隙度和渗透率都逐渐变高,高孔高渗带大都重合,即高孔带为对应的高渗带。(5)通过分析演武油田S191区不同层位含油性控制因素,认为延7、延8油藏属于岩性—构造油藏,相对而言,岩性此时对油气的聚集起着一定作用。构造对油气聚集起到控制作用,骨架砂体及沉积相是油气聚集的基础,侧向遮挡是油藏形成的重要条件,边底水对油藏有着一定的影响。整体来说,构造对于研究区侏罗系油藏的聚集和开采起着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1.6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背景及基本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沉积背景
  •   2.3 研究区地层精细划分
  • 第三章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
  •   3.1 沉积相标志
  •   3.2 沉积相识别与分析
  •   3.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3.4 砂体展布规律
  • 第四章 储层基础特征研究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储层孔喉特征
  •   4.3 储层渗流特征研究
  •   4.4 成岩作用研究
  •   4.5 研究区非均质性特征
  • 第五章 油藏特征
  •   5.1 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分析
  •   5.2 油藏类型及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焦雪君

    导师: 朱玉双

    关键词: 演武油田,延油层组,沉积相,储层特征,油藏特征

    来源: 西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西北大学

    分类号: P618.13

    总页数: 70

    文件大小: 8733K

    下载量: 49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S191区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