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焙烧论文_董凯,王宏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焙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温,催化剂,稀土,海泡石,铝土矿,温度,尾矿。

高温焙烧论文文献综述

董凯,王宏阳[1](2019)在《含锌炼钢炉粉高温焙烧脱氯的冶金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炼钢粉尘物理、化学特性和脱氯反应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炼钢炉粉高温焙烧脱氯动力学的积分研究方法,并对炼钢粉尘进行了750、800、900℃的高温焙烧脱氯热态试验。得出炼钢粉尘焙烧脱氯反应级数为1/2,进而计算出活化能、频率因子和氯元素脱出率随焙烧时间变化的函数,通过验证,平均误差为1.41%。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提高,粉尘脱氯效果越明显,粉尘脱氯合格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在900℃和950℃温度下焙烧,炼钢粉尘脱氯合格的时间分别为90 min和32 min。(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19年03期)

王磊,钱文超,贾敏,安亚中[2](2019)在《催化剂用高温焙烧炉系统的设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厂催化剂的焙烧特性,研制出新型的多通道燃气式高温焙烧炉,并对其系统进行优化。实现了焙烧系统的精确控温和安全保护,可解决原有的辊道窑产能低、能耗高、设备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单台设备产能提高3倍,能耗降低20%,催化剂制造成本明显降低,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9年03期)

符磊,满瑞林,扶强,姚银朋[3](2018)在《电解锰阳极泥中二氧化锰高温焙烧晶体结构变化与放电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多种分析手段对电解锰阳极泥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高温焙烧工艺,对电解锰阳极泥中的MnO2进行晶型调控,经活化后制成Li-MnO2电池正极材料。并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下阳极泥的晶型变化,微观形貌的变化以及变化后对放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350℃温度条件下焙烧2 h后,阳极泥由混合晶型变为α-MnO2,其微观结构也得到改善。其恒流放电比容量达109.03 mA·h/g,比原阳极泥的比容量提高43%,同时也比分析纯二氧化锰比容量高20%。(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马祥伟,郝星梅,王林山,魏剑波,钟尧[4](2018)在《一种高温焙烧法制备大粒径叁聚氰胺氰脲酸盐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叁聚氰胺、氰尿酸为原料,研究了高温焙烧法制备高分散叁聚氰胺氰脲酸盐的工艺规律,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仪(TG)、激光粒度仪等对焙烧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焙烧法可制得合格氰尿酸叁聚氰胺盐,高温焙烧法得到产物相比较液相法粒径大。(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20期)

张可羡,周菊发,蔡洪城,孙晨,郑天平[5](2018)在《焙烧温度对共沉淀法制备高温甲烷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以Ni为活性组分的Ni-Mg-Al-O高温甲烷化催化剂,考察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N2低温吸附、XRD、H_2-TPR和H_2-化学吸附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合成气甲烷化反应。结果表明,焙烧温度高于700℃时,催化剂预还原后织构性能参数变化幅度小。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Ni晶粒增大,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增强。焙烧温度700℃时,活性组分分散度最高,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8年09期)

刘晶晶,陈泽成[6](2018)在《浅析氢氧化铝在高温焙烧过程中结构与性能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氢氧化的铝焙烧是决定氧化最终产品质量、生产产量以及生产能耗的关键步骤,研究氢氧化铝在高温焙烧中的结构和物相产生的变化,有利于焙烧工艺的调整,本文结合实际生产对氢氧化铝在高温焙烧过程中的结构与性能方面的变化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3期)

王林生,赖卫,邓浩臻[7](2018)在《用碳酸钠高温焙烧—水浸法从稀土储氢合金生产废料中去除铝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采用碳酸钠高温焙烧—水浸工艺从稀土储氢合金生产废料中去除铝,考察了碳酸钠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水浸温度、水浸时间对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碳酸钠高温焙烧—水浸工艺可有效去除稀土储氢合金生产废料中的铝,在1 200℃、碳酸钠与原料质量比1∶3条件下焙烧4.5h,然后在室温下用水浸出2.5h,铝浸出率为98.65%。借助X射线衍射、能谱法对原料、焙烧产物、水浸渣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反应机制,结果表明,非合金中的氧化铝在焙烧过程中与碳酸钠反应形成了易溶于碱性溶液的铝酸钠。(本文来源于《湿法冶金》期刊2018年04期)

常婕,李稣领,李晨佳,常俊石[8](2018)在《焙烧温度与海泡石含量对Ni/Al_2O_3-ZrO_2-sep(海泡石)催化剂耐高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Al_2O_3-ZrO_2-sep(海泡石)甲烷合成催化剂,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BET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与海泡石含量对Ni/Al_2O_3-ZrO_2-sep甲烷合成催化剂的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沉淀法能够合成孔结构较好的镍系催化剂,用600℃焙烧载体组成为Al_2O_3-ZrO_2-15%sep的镍系催化剂的孔结构更好,催化剂耐高温稳定性最佳。(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崔建国,孟志军,郝肖丽,高婷,侯睿恩[9](2018)在《浓硫酸高温焙烧稀土矿水浸效率因素分析及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研究了混合型稀土精矿浓硫酸高温焙烧形成的稀土焙烧矿水浸过程,重点考察了浸出时间、温度、酸度、固液比、粗细粒度水浸渣分离、一次水浸渣酸洗涤等因素对水浸工艺效率的影响,结合现场调研提出了优化方案:采用热焙烧矿,控制一次水浸pH值为2.5,固液比为1∶6~6.5,水浸时间为40 min~60 min。浸出结束后,将粗、细粒度浆液分离,粗粒度浆液经过破碎浸出后与细粒度浆液合并进行固液分离。一次水浸渣的最优硫酸洗涤条件为[H~+]为0.5 mol·L~(-1),时间为20 min。(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8年02期)

刘文刚,巩睿,张明宇[10](2017)在《高温焙烧对铝土矿尾矿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每年均消耗大量的铝土矿资源,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铝土矿尾矿。与此同时,尾矿堆积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铝土矿尾矿中多含有高岭石、伊利石、叶蜡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具有良好的多孔性能,可作为废水处理剂使用。鉴于此,为实现铝土矿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用高温焙烧方法对铝土矿尾矿进行了改性研究,并考察了改性后的铝土矿尾矿对重金属离子Cu2+和Zn2+吸附性能。试验表明:在焙烧温度为800℃条件下连续焙烧2 h后,该尾矿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常温条件下,对Cu2+和Zn2+的饱和吸附量达到2.837 mg/g和1.630 mg/g。以上研究表明,高温焙烧可以促进铝土矿尾矿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有可能实现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7年06期)

高温焙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某厂催化剂的焙烧特性,研制出新型的多通道燃气式高温焙烧炉,并对其系统进行优化。实现了焙烧系统的精确控温和安全保护,可解决原有的辊道窑产能低、能耗高、设备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单台设备产能提高3倍,能耗降低20%,催化剂制造成本明显降低,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焙烧论文参考文献

[1].董凯,王宏阳.含锌炼钢炉粉高温焙烧脱氯的冶金动力学[J].工业加热.2019

[2].王磊,钱文超,贾敏,安亚中.催化剂用高温焙烧炉系统的设计开发[J].工业催化.2019

[3].符磊,满瑞林,扶强,姚银朋.电解锰阳极泥中二氧化锰高温焙烧晶体结构变化与放电性能[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8

[4].马祥伟,郝星梅,王林山,魏剑波,钟尧.一种高温焙烧法制备大粒径叁聚氰胺氰脲酸盐工艺[J].广东化工.2018

[5].张可羡,周菊发,蔡洪城,孙晨,郑天平.焙烧温度对共沉淀法制备高温甲烷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工业催化.2018

[6].刘晶晶,陈泽成.浅析氢氧化铝在高温焙烧过程中结构与性能的变化[J].世界有色金属.2018

[7].王林生,赖卫,邓浩臻.用碳酸钠高温焙烧—水浸法从稀土储氢合金生产废料中去除铝试验研究[J].湿法冶金.2018

[8].常婕,李稣领,李晨佳,常俊石.焙烧温度与海泡石含量对Ni/Al_2O_3-ZrO_2-sep(海泡石)催化剂耐高温性能的影响[J].精细石油化工.2018

[9].崔建国,孟志军,郝肖丽,高婷,侯睿恩.浓硫酸高温焙烧稀土矿水浸效率因素分析及工艺优化[J].稀土.2018

[10].刘文刚,巩睿,张明宇.高温焙烧对铝土矿尾矿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影响[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7

论文知识图

样品S1-S4,S300及1100℃/1h高温焙与TiO2的SCR活性图电纺丝法所制备的BiFeO3纳米纤维的XR...单层圈饼形硅酸锆样品S2的TEM分析:H...分步包裹法制备CdSxSe1-x@ZrSiO4色料...制备的AN/Al混合物的透射电镜照片

标签:;  ;  ;  ;  ;  ;  ;  

高温焙烧论文_董凯,王宏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