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和性别差异论文_周晟,陈健,张健,谈强,陈钢

导读:本文包含了年龄和性别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别,年龄,效应,医疗服务,阈限,收缩压,差异。

年龄和性别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周晟,陈健,张健,谈强,陈钢[1](2019)在《参与体育活动学龄儿童视功能的年龄与性别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参与体育活动儿童青少年年龄、性别与动态视敏度、静态视敏度的关系。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方便抽取学龄儿童1465例参与静态视敏度和动态视敏度测量。结果 6~9岁儿童动态视敏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1~14岁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生动态视敏度显着高于女生(t=5.147, P <0.001)。6~8岁儿童静态视敏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8~11岁呈波动式变化,11~14岁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女生下降幅度较大。男生静态视敏度显着高于女生(t=3.692, P <0.001)。6~8岁儿童近视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11岁波动较大,11~14岁近视百分比大幅上升。年龄与动态视敏度低度正相关(r=0.046, P <0.05),与静态视敏度中度负相关(r=-0.364, P <0.05),动态视敏度与静态视敏度呈中度正相关(r=0.409, P <0.05)。路径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动态视敏度、右眼视力、左眼视力和静态视敏度。结论男生视力总体优于女生;年龄与动态视敏度呈正相关。应根据年龄和性别发展差异,特别是视功能发展的敏感期,设计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法,以提升体育锻炼改善青少年视功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冯永红[2](2019)在《新发结核病人肺部病理损伤的性别差异和年龄相关性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段、男女性新发未治疗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差异,研究年龄相关的性激素水平对结核病发病男性偏向的影响。方法 对594位15-92岁不吸烟、未治疗、且年龄配对的男女性(299位男性,295位女性)新发结核病患者的病史、临床血液、生化等检查及CT影像学相关指标和特征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 分别研究在男、女性结核病人及包括男女性的全体病人中与空洞发生相关的因子。结果 在15-74岁年龄段,男性痰涂片菌量、肺空洞率、肺损伤指数、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都明显高(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余琳琳,曾少丹[3](2018)在《窦性心律不齐在年龄层分布规律及性别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心电图检查探讨窦性心律不齐在各年龄层的分布规律及在性别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检的44 955例对象的心电图资料,其中男性组平均年龄56.29岁,女性组平均年龄50.91岁,将所有对象按年龄10等分分组并分析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的情况。结果窦性心律不齐在1~39岁占75.40%(2 191/2 906),40~100岁占24.60%(715/2 906);窦性心律不齐男性发生率6.74%(1 302/19 309),女性为6.25%(1 604/25 646)。结论窦性心律不齐在<40岁人群中比较常见,≥40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逐渐减少,而合并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则随着年龄层增加而递增。男女发生窦性心律不齐概率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8年02期)

郑莉,曾旭晖[4](2018)在《教育健康回报的城乡与性别差异——基于世代与年龄效应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跨越16年的追踪数据来研究教育的健康回报在城乡之间和性别之间的差异性及其变动趋势。结果显示,教育对早期世代健康所产生的负向影响主要来自于农村女性。随着世代的更替,教育的健康回报逐代增大,但具有群体差异性。在晚近世代,教育的健康回报在农村女性中最小,城市男性次之,农村男性和城市女性最大。从年龄效应来看,教育健康回报在晚近世代中随年龄而累积的效应在农村女性、农村男性和城市女性中都存在,但对城市男性而言并没有累积效应。城市男性在拥有较多教育、经济资源的情况下,却不能将这些社会资源优势转化为健康优势。另外,教育成就低的农村女性本身就面临健康劣势,她们步入老龄后会面临更大的健康困境,对这一趋势也需要提前预知并做好准备。(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梁琳[5](2017)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保障探讨——基于老年人年龄、城乡、性别差异的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年人健康问题以及医疗保障问题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保障现状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第一,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存在性别、年龄、城乡等差异;城镇老年人慢性病的医疗服务需求多于农村老年人;城乡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随年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第二,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高;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保障程度存在显着的城乡差异;不同医疗保险对不同性别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为此基本医疗保险应侧重提高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保险水平;根据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性别差异设计医疗服务项目;发挥商业医疗保险对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本文来源于《岭南学刊》期刊2017年05期)

杨俊宝,陈保峰,章欢,宋桂芹,申跃武[6](2016)在《川北食管癌高发区2008年与2015年患者年龄及性别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川北地区不同时期食管癌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3~5月和2015年3~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74例,对患者年龄及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川北地区7年来食管癌发病特征:(1)年龄以50~70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2)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从(60.68±7.97)岁提高到(62.08±8.74)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从(58.67±8.20)岁提高到(63.16±7.27)岁;(3)女性发病比例提高,男女比例2008年为3.7∶1,2015年为2.9∶1。结论川北地区不同时期食管癌发病具有年龄及性别差异,应加强对50~70岁群体的宣传与预防工作。(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6年17期)

康美华,许毅,邹润梅,吴礼嘉,林萍[7](2016)在《中国人直立性高血压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单中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中心中国人直立性高血压(orthostatic hypertension,OHT)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2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头晕、晕厥等患者2 994例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检查,年龄2.00~78.00(19.07±14.78)岁,男1 406例,女1 588例。符合OHT者745例,分为成人组(≥18岁,247例)和儿童组(<18岁,498例),分析OHT出现率、OHT类型及HUTT后3 min血压增加量的年龄与性别差异。结果:1)OHT出现率为24.88%(745/2 994),男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25.75%vs 24.12%,χ~2=1.058,P>0.05);成人组较儿童组出现率高(27.05%vs 23.83%,χ~2=4.125,P<0.05);745例OHT患者中52例(6.98%)表现为直立后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sOHT合并dOHT),16例(2.15%)为单纯直立性高收缩压(sOHT),677例(90.87%)为单纯直立性高舒张压(dOHT)。成人组单纯sOHT出现率、sOHT合并dOHT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儿童组(分别为1.11%vs0.29%,χ~2=7.965,P<0.01;2.88%vs 1.24%,χ~2=9.849,P<0.01);成人组单纯dOHT出现率与儿童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23.56%vs 22.20%,χ~2=0.668,P>0.05);sOHT合并dOHT与单纯dOHT在不同性别组中出现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男:1.71%vs 1.76%,χ~2=0.014,P>0.05;女:23.68%vs 21.66%,χ~2=1.742,P>0.05);但儿童中dOHT出现率男性高于女性(24.53%vs 19.74%,χ~2=6.933,P<0.05)。2)与儿童组比较,成人组sOHT合并dOHT收缩压增加量[(25.62±4.96)mm Hg vs(23.54±5.83)mm Hg,t=1.385,P>0.05]、dOHT舒张压增加量[(13.46±3.49)mm Hg vs(13.23±3.22)mm Hg,t=0.84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儿童组比较,成人组sOHT收缩压增加量[(25.44±4.96)mm Hg vs(23.68±5.35)mm Hg,t=1.411,P>0.05]及dOHT舒张压增加量[(14.09±4.28)mm Hg vs(13.05±3.82)mm Hg,t=1.887,P>0.05]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OHT出现率成人高于儿童,以dOHT多见,儿童以男性多见。在sOHT合并dOHT与单纯dOHT中,直立后3 min血压增加量成人与儿童未见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6年08期)

苏鹏,孔祥斌,晏世刚,黄玉娟[8](2016)在《眼前段生物结构参数的年龄相关性改变与性别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30岁以上正常人不同年龄段眼前段生物结构参数的变化及性别差异,为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提供证据。方法选择474例眼科门诊检查正常者为研究对象,均30岁以上,其中男213例,女261例。采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获取眼前段水平图像,用中山房角分析软件进行图片分析获得眼前段结构参数[包括房角宽度(angle open distance,AOD500)、虹膜面积、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采用stata12.0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各年龄段AOD500、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及虹膜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AOD500、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及虹膜面积均显着高于女性(P<0.001)。30~55岁年龄段,AOD500变化最大,而55岁后AOD500变化相对平缓;男性前房容积在50岁前变化相对明显,50岁后变化相对平缓,而女性前房容积变化明显且均匀。结论 30以上正常人AOD500、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均随年龄增加呈递减趋势,而虹膜面积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女性较男性更易患闭角型青光眼。(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学》期刊2016年05期)

李甜甜,吕勇[9](2015)在《面部表情觉知阈限的测量及其年龄和性别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自信心评定法与心理物理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测量了年轻人和老年人6种面部表情(愤怒、厌恶、恐惧、高兴、悲伤、惊讶)的觉知阈限,并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所有情绪类型条件下,老年人的觉知阈限显着大于年轻人的;在年轻人组,愤怒表情的觉知阈限显着大于厌恶、恐惧和高兴表情的,恐惧和高兴表情的觉知阈限显着小于愤怒、悲伤和惊讶表情的。在老年人组,愤怒表情的觉知阈限显着大于其他表情的,高兴表情的觉知阈限显着小于其他表情的;女性的觉知阈限显着小于男性的。可见,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觉知面部表情的能力发生了衰退,且不同表情衰退的程度不同,高兴表情的觉知能力衰退的程度最小,愤怒和恐惧表情的觉知能力衰退的程度最大;女性的面部表情觉知能力较男性更强。(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冯超群[10](2015)在《3-5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年龄特点与性别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8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整体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女生普遍好于男生;不同年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整体上也具有差异性,3岁与5岁的幼儿及4岁与5岁的幼儿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3岁与4岁的幼儿之间差异性不显着,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越好。分析幼儿的具体行为表现发现,不同性别与年龄的幼儿表现具有不同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下半月)》期刊2015年11期)

年龄和性别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段、男女性新发未治疗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差异,研究年龄相关的性激素水平对结核病发病男性偏向的影响。方法 对594位15-92岁不吸烟、未治疗、且年龄配对的男女性(299位男性,295位女性)新发结核病患者的病史、临床血液、生化等检查及CT影像学相关指标和特征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 分别研究在男、女性结核病人及包括男女性的全体病人中与空洞发生相关的因子。结果 在15-74岁年龄段,男性痰涂片菌量、肺空洞率、肺损伤指数、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都明显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龄和性别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晟,陈健,张健,谈强,陈钢.参与体育活动学龄儿童视功能的年龄与性别差异[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

[2].冯永红.新发结核病人肺部病理损伤的性别差异和年龄相关性特点[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3].余琳琳,曾少丹.窦性心律不齐在年龄层分布规律及性别差异分析[J].心电与循环.2018

[4].郑莉,曾旭晖.教育健康回报的城乡与性别差异——基于世代与年龄效应的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梁琳.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保障探讨——基于老年人年龄、城乡、性别差异的角度[J].岭南学刊.2017

[6].杨俊宝,陈保峰,章欢,宋桂芹,申跃武.川北食管癌高发区2008年与2015年患者年龄及性别差异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

[7].康美华,许毅,邹润梅,吴礼嘉,林萍.中国人直立性高血压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单中心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

[8].苏鹏,孔祥斌,晏世刚,黄玉娟.眼前段生物结构参数的年龄相关性改变与性别差异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6

[9].李甜甜,吕勇.面部表情觉知阈限的测量及其年龄和性别差异[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

[10].冯超群.3-5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年龄特点与性别差异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

论文知识图

患者TWP治疗前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对照组中FCRL3基因的4个SNP位点连锁不平...:OMG和GMG患者合并胸腺瘤在起病年龄与...各年龄组平均能力水平3.2 环境维度的...各年龄组在环境维度上的得分3.3 休闲...神经母细胞瘤组织G-CSF和G-CSFR的表达(...

标签:;  ;  ;  ;  ;  ;  ;  

年龄和性别差异论文_周晟,陈健,张健,谈强,陈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