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结构对褐煤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孔隙结构对褐煤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论文摘要

研究了胜利和昭通褐煤在低温(60~140℃)干燥过程中孔隙结构的演变,计算了2种不同结构褐煤脱水过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讨论了褐煤孔隙结构参数和水分扩散特性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胜利褐煤的孔隙结构以开放的圆柱形孔隙、平行壁状狭缝孔和尖劈型毛细孔为主;而昭通褐煤以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为主。随着干燥时间增加,2种褐煤比表面积均减小,平均孔径变化趋势与孔容变化相反。随着干燥温度升高,2种褐煤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均增大,平均孔径变化趋势与孔容变化相同。关联动力学参数表明,煤样的孔容比及比表面积都与Deff有较好关联度,2种褐煤的孔容比与比表面积呈正相关;水分扩散系数更是与比表面积呈线性关系。胜利褐煤在孔径小于7 nm时孔容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孔径区间介于7~10 nm的孔容比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昭通褐煤在孔径小于10 nm的孔容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孔径区间介于10~20 nm的孔容比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种褐煤的Deff均受微孔及较小孔径的中孔控制。同时,计算得出低温干燥过程胜利褐煤的活化能(16.95 kJ/mol)低于昭通褐煤(21.84 kJ/mol),这说明相同条件下胜利褐煤脱水所克服的能垒更低。

论文目录

  • 1 实验
  •   1.1 原料
  •   1.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 2种褐煤的等温干燥特性
  •   2.2 褐煤的孔结构类型
  •   2.3 干燥温度和时间对孔结构参数的影响
  •   2.4 孔结构对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曲啸洋,李鹏,周国莉,张磊,刘盼,张婕

    关键词: 褐煤,孔隙结构,干燥动力学,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活化能

    来源: 煤炭学报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矿业工程

    单位: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01B02),河南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5003)

    分类号: TD849.2

    DOI: 10.13225/j.cnki.jccs.2018.0137

    页码: 950-957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484K

    下载量: 136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分对煤孔隙结构及自燃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J]. 煤矿安全 2020(02)
    • [2].粉煤灰水泥砂浆孔隙结构及分形维数的演变特征[J]. 混凝土 2020(07)
    • [3].一种多重孔隙结构人造岩心的制备新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物探 2015(02)
    • [4].碳酸盐岩多孔介质等效孔隙结构参数反演及应用[J].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9(S1)
    • [5].不同煤种孔隙结构分布及特征研究[J]. 煤炭技术 2020(09)
    • [6].磷酸活化法活性炭孔隙结构的调控机制[J]. 新型炭材料 2018(04)
    • [7].数字重建孔隙结构内流体流动特性的计算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10)
    • [8].热作用对煤孔隙结构及气体吸附量的影响[J]. 煤矿安全 2020(06)
    • [9].碳酸盐岩复杂孔隙结构的研究[J]. 国外测井技术 2014(04)
    • [10].高温高压下煤孔隙结构的变化对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8(12)
    • [11].富县油田J区块长8_2油层组孔隙结构特征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11)
    • [12].煤体孔隙结构毛细管压力特征研究[J]. 煤 2016(02)
    • [13].不同孔隙结构的硅海绵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J]. 弹性体 2009(01)
    • [14].硅橡胶海绵材料孔隙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 特种橡胶制品 2009(01)
    • [15].海拉尔某地区核磁共振孔隙结构评价方法与应用[J]. 国外测井技术 2019(02)
    • [16].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17].川中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致密灰岩孔隙结构实验研究[J]. Applied Geophysics 2018(02)
    • [18].褐煤孔隙结构及比表面积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6(06)
    • [19].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研究 2016(02)
    • [20].岩样核磁共振试验在孔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 2015(03)
    • [21].单颗粒煤孔隙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及分形重构[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6)
    • [22].矿石中的反应扩散与孔隙结构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 金属矿山 2011(07)
    • [23].矿石颗粒级配对堆浸体系三维孔隙结构的影响[J]. 工程科学学报 2020(08)
    • [24].煤层孔隙结构对吸附作用的力学效应[J]. 贵州农机化 2020(03)
    • [25].油层孔隙结构与剩余油分布实验研究[J]. 中外能源 2018(03)
    • [26].煤储层纳米孔隙结构及其瓦斯扩散特征[J]. 地球科学 2018(05)
    • [27].高压注水对煤孔隙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3)
    • [28].富有机质页岩成分与孔隙结构对吸附气赋存的控制作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3)
    • [29].动水压力作用下沥青路面水-孔隙结构应力分析[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4(06)
    • [30].二元复合体系动用不同模态孔隙结构的剩余油[J]. 断块油气田 2019(03)

    标签:;  ;  ;  ;  ;  

    孔隙结构对褐煤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