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唇弓的改良斜面导板矫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研究

带唇弓的改良斜面导板矫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研究

陈瑶(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400042)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带唇弓的改良斜面导板治疗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运用带唇弓的改良斜面导板矫治下颌后缩患者,通过配戴前,后x头影测量分析,对30例下颌后缩患者进行研究。结果经过3个月左右的治疗,矢状关系明显改善,覆盖减小,上前牙前倾度无改变,头影测量的相关项目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带唇弓的斜面导板是一种简单有效打开咬合,刺激下颌生长,调节颌位的装置,并有效抑制上前牙前倾,缩短正畸疗程,效果好。

【关键词】带唇弓的改良斜面导板下颌后缩

【中图分类号】R78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120-01

临床上安氏11类错颌,以下颌后缩为表现的牙颌畸形较为多见,患者常伴有前牙深覆合,深覆盖,在应用固定矫治器矫治的过程中,运用11类牵引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善,我们通常采用斜面导板辅助固定矫治,缩短疗程,但临床观察常用的斜面导板伴有上前牙前倾度增大的副反应。本文采用了带唇弓的斜面导板,有效维持了上前牙的位置,并迅速打开咬合,获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正畸科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1至14岁,头影测量显示上颌正常,下颌后缩的安氏11类患者,前牙均有深覆颌,深覆盖,侧貌下颌处于下颌后缩位。

1.2矫治器的设计及方法30例患者先用固定矫治器排齐上牙列,取模制作上颌改良斜面导板,导板采用0.8mm钢丝弯制上颌3-3类似箭头卡的唇弓(如图1,2),横臂绕过托槽下方贴紧牙面,充胶上颌3-3腭侧形成塑料斜面导板。在患者下颌磨牙中性关系时确保患者的下前牙能自如地沿斜面导板向前滑行并保证下前牙在斜面导板的多点接触。后牙离开4mm左右,下颌前移一般为5mm左右,如果前牙覆盖过大,可以分次将下颌骨前移。患者可以戴用进食,戴用固定斜面导板的同时进行下牙列矫治。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牙位的精细调整并进行上尖牙与下磨牙的11类牵引,待上下牙列建立良好的尖凹关系后停止配戴改良斜导。如图

2结果

采用带唇弓的上颌改良斜面导板,平均戴用时间为3-4个月咬合打开,上下磨牙重新建合,磨牙达到中性关系,侧貌改善。头影测量结果分析见表1。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表明,戴用上颌带唇弓的改良斜面导板后,上下颌骨关系得到改善,ANB在治疗后减少,差异有显著性。SNB、下颌升支、下颌长度、前下面高均有增加,差异有显著性。上前牙前倾度无明显改变。

表1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比较(X±S)

注:*p<0.05**p<0.01

3讨论

安氏Ⅱ类错颌,以下颌后缩为表现的患者,单纯通过固定矫治器矫治很难取得快速理想的治疗效果[1]。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此类患者通常需要分两期矫治。:第一期采用功能矫治纠正颌骨关系的不调程度;第二期利用固定矫治器作牙的移动控制和精细调整,达到改善面型、矫正深覆盖。建立正常I类咬合关系的目的[2]。打开咬合,矫正深覆合及深复盖,是正畸的难点,也是在矫治中占用时间较长的一部分,单纯采用固定矫治时II类颌间牵引很难改变上下颌骨的远中关系而且会造成上切牙伸长和下切牙唇倾度增加。上颌斜面导板的作用原理为下前牙咬在斜面导板上,增加了颌间距离,致使后牙分离无法咬合。颌面部闭口肌群张力增加,肌肉的牵张反射产生收缩力使下前牙沿斜面导板向前滑行,刺激髁状突产生适应性改建,髁突外形发生改变但矫治结束后可恢复生理的髁窝关系[3]。同时髁状突在关节凹的位置前移引导下前牙及下颌骨向前移动,刺激了下颌骨的生长。后牙因分离而继续萌出,增加了后牙槽嵴的高度[4]。通常的上颌斜面导板在临床中效果已非常确切,本文改进后的带唇弓的斜面导板不仅保存了通常斜面导板体积小,成本低,配戴舒适,容易开展等优点,还防止了配戴通常斜面导板造成的上前牙不必要的唇倾,从而使治疗更健康,更高效。Horn[5]认为正常后面高是前面高的69%,对于生长期的低角的安氏11类患者,后面高与前面高的比值较大,通过戴用斜面导板可以增加前后面高的生长,减少后面高与前面高的比值,因此使侧面型更加协调。对于下颌平面角大于正常的患者,戴用斜面导板后随着磨牙伸长将加剧高角程度使下颌平面变陡,应慎用。矫治的同时应严密注意并尽量避免颞颌关节紊乱的发生,矫治结束后必需使用带斜面导板保持器保持较长时间[6]。

带唇弓的改良斜面导板可有效控制上前牙前倾,避免上前牙的来回运动,是打开咬合,控制前牙位置,缩短矫治时间的一种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M].第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54~56.

[2]徐芸,白玉兴,宋一平,等译.口腔正畸功能矫形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

[3]刘丽,段银钟,刘岚,等.固定斜面导板治疗骨性下颌后缩髁突形态及位置变化的核磁共振研究[J]口腔医学,2008,28(5):259-261.

[4]林珠.口腔正畸学[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08-346.

[5]HornAJ.Facialheightindex[J].AmJOrthodDetofacOrthop,1992,102(2):180.

[6]刘鑫,段银钟,刘岚,等.活动斜面导板在成人安氏ò类下颌后缩深覆合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1):71-72.

标签:;  ;  ;  

带唇弓的改良斜面导板矫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