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紫色土区地形因子特征分析

基于GIS的紫色土区地形因子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

为探索紫色土区地形因子的具体分布特点,基于ASTER GDEM(30 m分辨率),利用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等工具,提取并分析紫色土区坡度、坡长、坡度坡长因子(LS因子)、沟壑密度等地形因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区>15°的陡坡占比达58%,其中秦巴山山地区陡坡占比最大,达80%;坡长在0~40 m范围内占比达60%,主要集中在川渝山地丘陵区; LS因子值>15的陡坡占比达55%,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山地区与武陵山山地丘陵区,与坡度分布一致;区域尺度的沟壑密度为0.69 km/km2,其中川渝山地丘陵区沟壑密度最小(0.57 km/km2),低于区域尺度沟壑密度均值的17.39%。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区水土流失评价、土壤侵蚀预报及生态修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数据来源
  •     1.2.2 坡度坡长的提取
  •     1.2.3 LS因子提取方法
  •     1.2.4 沟壑密度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坡度特征分析
  •   2.2 坡长特征分析
  •   2.3 LS因子分布特征
  •   2.4 沟壑密度
  •     2.4.1 区域尺度沟壑密度特征
  •     2.4.2 流域尺度的沟壑密度特征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赵维军,董奇群,张广迎,秦伟,李宏溪,王亚非,杨若绡

    关键词: 地形因子,特征,紫色土区,统计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单位: 泰山学院山东省高校"十二五"旅游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7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9MD031)资助

    分类号: S157.1;P208

    DOI: 10.13304/j.nykjdb.2019.0220

    页码: 63-70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8170K

    下载量: 225

    相关论文文献

    • [1].紫色土的改良与利用[J]. 湖南农业 2020(07)
    • [2].紫色岩山地绿化造林技术分析[J]. 花卉 2017(06)
    • [3].土壤管理措施对紫色土坡耕地侵蚀耕层质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0(04)
    • [4].绿肥对紫色土改良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02)
    • [5].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 2020(09)
    • [6].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栽培猕猴桃技术[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03)
    • [7].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农业紫色土中的吸附研究[J]. 土壤 2018(05)
    • [8].三峡库区典型紫色土小流域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J]. 环境科学 2019(12)
    • [9].不同酸碱性紫色土的硝化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J]. 土壤学报 2018(01)
    • [10].紫色土抗剪强度差异分析及土坎优化设计[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11].西南丘陵地区紫色土酸性对无患子幼树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20(11)
    • [12].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栽培猕猴桃技术[J]. 现代农业研究 2018(05)
    • [13].紫色土[J]. 福建文学 2014(10)
    • [14].紫色土区裸露地植被恢复技术[J].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4(02)
    • [15].紫色土林地南酸枣栽培技术措施试验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 2014(01)
    • [16].衡阳紫色土区自然环境特点与植被生态恢复[J]. 作物研究 2011(06)
    • [17].非饱和砂质黏性紫色土一维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0(02)
    • [18].紫色土彩色图像的H阈值分割[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19].湘东地区紫色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J]. 土壤通报 2017(06)
    • [20].紫色土旱坡地氮流失通量对减肥配施秸秆的响应[J]. 环境科学 2020(04)
    • [21].西部地区紫色土近30年来土壤肥力与生产力演变趋势分析[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6)
    • [22].紫色土和黄壤草本根土复合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 2019(04)
    • [23].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3)
    • [24].川东紫色土及母质水理性研究[J]. 人民长江 2012(01)
    • [25].紫色土坡耕地耕层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敏感性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03)
    • [26].我国紫色土山丘区水土流失与治理途径[J]. 地理教育 2012(Z1)
    • [27].耕作方式和土层厚度深度对紫色土胶体迁移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20(03)
    • [28].施用生物炭对西南地区紫色土和黄壤的作用效果[J]. 草业学报 2017(04)
    • [29].紫色土集流桶(池)搅拌取样测量含沙量误差试验[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9)
    • [30].重庆紫色土区硒分布特征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标签:;  ;  ;  ;  

    基于GIS的紫色土区地形因子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