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调控技术论文_马江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水分调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分,土壤,需水量,技术,砖红壤,技术参数,入渗。

土壤水分调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马江波[1](2018)在《黄土高原坡面深层土壤水分孔式调控技术及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一直以来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强烈的地区,国家先后联系实施了一系列如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及退耕还林(草)等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到了显着作用。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对于蓄积水分具有巨大的库容,但目前这个“水库”由于降雨少、径流多、蒸发大和植被耗水等因素并没有多少水,几乎干涸(土壤干层)。本文通过野外定位监测试验和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入渗孔与水保措施组合下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规律,充分利用这个库容将降雨就地入渗,旨在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比鱼鳞坑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及其保水效应,发现覆盖措施表层(0-60 cm)土壤含水量最高,蓄水保墒效果更好。入渗孔+鱼鳞坑组合措施拦蓄的降雨径流通过入渗孔优先入渗到深层土壤,能够局部土层土壤含水量,且能够增加土壤水分的最大入渗深度。2016-2017年,鱼鳞坑土壤含水量有所恢复,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增加量在1.39%-4.64%。鱼鳞坑各处理土壤储水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趋势受降雨的影响。在0-70cm土层,从8月下旬到11月中旬,入渗孔处理土壤储水量的减少量低于其他处理。在降雨过后(8月中旬到下旬),入渗孔处理7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加量高于其他处理,增加量为14.78 mm。(2)研究入渗孔在有无柠条水平沟中的保水效应,发现随着距入渗孔距离的增大土壤储水量降低。以无柠条水平沟入渗孔处土壤含水量最大,柠条水平沟中距入渗孔50 cm处土壤含水量最小。入渗孔的汇水作用导致柠条水平沟入渗孔处土壤含水量高于坡地,有无柠条水平沟入渗孔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坡地增加了29.34%和11.38%。但由于柠条耗水作用,导致在距入渗孔25 cm、50 cm处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坡地降低1.69%和4.49%。(3)随着入渗孔深度的增加(40 cm、60 cm和8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略有增加,且土壤水分入渗的最大深度增加。与覆石、覆秸秆和空白处理相比,入渗孔处理增大了局部土层土壤含水量,而对于整个土体,覆盖措施的蓄水保墒效果更明显。(4)随着入渗孔深度的增加,土壤日蒸发量减小。各处理土壤日蒸发量的大小关系与蒸发时间有关,在蒸发28天以内,空白的土壤日蒸发量最大。但在蒸发28天以后,覆秸秆和入渗孔处理土壤日蒸发量反而高于空白。(5)对比各处理的累积蒸发量,覆盖措施抑制土壤蒸发的效果更明显。入渗孔处理能够降低土壤累计蒸发量,且随着入渗孔深度的增加,土壤累计蒸发量减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海丽,古璇清,王小军,王鹭松,徐敬华[2](2016)在《芒果需水规律与适宜土壤水分灌溉调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吴川试验站1991-2002年芒果需水量试验和节水灌溉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芒果需水量、需水变化规律等各项指标,研究提出芒果需水量估算模型及适宜土壤水分灌溉调控技术,为芒果优质高产和灌溉高效用水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6年08期)

丁林,雒天峰[3](2014)在《民勤绿洲农田休闲期土壤水分调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TRIME-IPH土壤水分测定仪和微型蒸渗器,测定了农田休闲期不同耕作及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并结合气象数据比较了不同耕作和覆盖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了休闲期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及降水利用状况的影响,提出了农田休闲期水分调控措施。结果表明,传统耕作模式与覆盖措施相结合减少了土面蒸发,提高了降水的转化利用率,适宜的田面处理方式(深翻+起垄+覆全膜,深翻+起垄+覆草和深翻+平整+覆全膜)封冻前20cm处含水率较常规处理(深翻)提高40.8%,31.3%和29.7%,整个休闲期日均蒸发量分别降低0.36,0.20和0.27mm/d,累计蒸发量分别下降23.3%,15.0%和24.1%,其中深翻+平整+覆全膜处理的抑制蒸发效果最为显着。考虑到覆盖材料的收集、采购费用等因素,采用深翻+平整+覆全膜和深翻+起垄+覆全膜处理是适宜在民勤绿洲推广的农田休闲期水分调控措施之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4年05期)

王海丽,王小军,古璇清,易小兵,陈洁芳[4](2013)在《冬种马铃薯需水规律及适宜土壤水分调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兴冬种马铃薯多年灌溉试验资料及广东省水科院前期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了马铃薯需水量、需水变化规律、需水系数、水分生产率、灌溉制度及生长期雨水利用率等,研究提出了马铃薯需水量估算方法及适宜土壤水分灌溉调控技术,为冬种马铃薯灌溉高效用水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3年11期)

索改弟,谢永生,揣峻峰,刘楠,景民晓[5](2013)在《苹果园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调控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渭北苹果园盛果期果树为研究对象,对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调控下不同位置的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位置的土壤储水量在年周期内呈现双峰曲线变化,分别在9月和2月达到高峰,其中垄间部分储水量高于对照9.8%;年平均含水量垄间(25.8%)>对照(23.3%)>垄上(23.0%);该技术改变了水分的空间分布,在同等的位置上,垄间部分含水量高于对照,垄上部分含水量略低于对照;在0~600 cm土壤剖面上,0~200 cm土层各位置含水量高,变异系数大;200~600 cm垄上土壤含水量明显降低,但整体高于对照;垄间含水量整体较高,能有效缓解深层干燥化趋势,有利于果园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研究表明,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能有效利用膜垄的集水和沟覆盖的蓄水保墒功能,改变了水分的时空分布,将降雨集中在垄间部分,改善了果树的水分状况。(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3年09期)

诸葛玉平,张玉龙,张旭东,黄毅,李军[6](2003)在《渗灌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参数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 ,对渗灌调控土壤水分的有关技术参数如渗灌管埋深、间距、灌水压力、渗灌管的允许长度和出流量等研究进行了概括 ,并提出了渗灌技术参数今后的研究重点 :对渗灌参数进行综合研究及水分运移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王国英,李宪松,齐国辉,黄瑞虹,王立国[7](2003)在《不同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对土壤含水量和鸭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3、20和30年生鸭梨为试材,分别在辛集市新垒头、泊头市苗圃场和曲阳县寺南庄梨园,研究了覆膜、定期浇水和对照3种不同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对土壤含水量和鸭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以定期浇水最高,对照和覆膜较低;平均单果重以定期浇水最大,覆膜次之,对照最小;果肉硬度则正相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和糖酸比以对照最高,覆膜次之,定期浇水最低;可滴定酸含量以定期浇水最高,对照和覆膜较低;Vc含量以覆膜最高,对照次之,定期浇水最低;果实淀粉和果皮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对照>定期浇水>覆膜。(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诸葛玉平[8](2001)在《保护地渗灌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及作物增产节水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渗灌是一种新型的灌溉方法,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但如何根据保护地生产这一特殊条件确定灌水技术、优化土壤水分调控指标已成为渗灌在保护地生产中推广和应用的当务之急。本文将土壤—作物—保护地室内环境条件作为一整体,从当前蔬菜保护地生产实际出发,以番茄(Lycopersicom esculentum Mill)为供试作物,在辽河平原地区草甸土上,对调控土壤水分的上下限、渗灌管埋深、防渗槽及地膜覆盖的有无等渗灌技术参数进行保护地作物栽培试验,详细研究了不同渗灌灌水技术灌溉调控土壤水分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保护地生态环境条件、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明确了保护地渗灌作物的增产节水机理,经过优选比较,提出了适合试验地区的保护地番茄栽培渗灌的灌水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渗灌管的埋深对土壤温度、通气性、氧化还原状况、呼吸强度及养分有效性、盐分土壤剖面分布等影响显着,渗灌管埋深不同造成的土壤水分分布差异是土壤生态环境不同的根本原因。在本试验条件下,渗灌管埋深30cm、一次灌水近30mm 的情况下,渗灌灌水后,表层土壤保持相对干燥,水分湿润的土壤层次和作物主要根层一致,土壤水分含量适中,土壤水、肥、气、热关系协调,有利于创造适宜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条件和保护地生态环境条件。而渗灌管埋深40cm 时则作物主要根系层土壤湿润不足,且有深层渗漏产生,致使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不高;而渗灌管埋深为20cm 时,作物主要根系层土壤水分含量偏高,通气性差、温度低,作物根系浅、长势弱,经济产量低,由于地面蒸发量明显增加,所以其水分利用效率也低于30cm 渗灌管埋深。2.在渗灌管下铺设防渗槽、上敷稻壳等过滤层,能起到抑制灌溉水下渗、减少水分渗漏损失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灌水质量,也能减少土壤颗粒直接进入渗灌管的数量,防止渗灌管堵塞,延长渗灌系统的使用寿命。下铺防渗槽使铺设渗灌管施工容易,能够保证渗灌管埋入地下后平直、均匀,达到设计的坡降要求;防渗槽的应用增加了渗灌的投资,但在当前经济和生产水平下是可负担的,从未来社会经济与科技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更具有良好的应用的前景。在目前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下铺15~20cm 塑料布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渗作用。3.在保护地渗灌条件下,地膜覆盖有利于防止水分蒸发、减少水分消耗,提高土壤温度,防止低温危害;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渗灌与地膜覆盖相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协调水、气、热条件。但这一调控效果受渗灌管埋深的影响,在渗灌管埋深20cm 的(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01-06-01)

彭珂珊[9](2001)在《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水分高效调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黄土高原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总结出黄土高原农业调水技术主要有 7大类 :培肥地力以肥调水 ,轮作倒茬调水 ,间隙休闲调水 ,抗旱育种调水 ,节水灌溉调水 ,径流农业调水 ,化学技术调水 ;指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 ,利用农业调水技术是粮食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和必然趋势(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01年01期)

陈庆源,高志强[10](2000)在《莆田沿海赤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失调问题与调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分析了沿海丘陵区赤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失调的表现,危害和原因,提出了沿海早地土壤水分的调控技术措施.(本文来源于《福建热作科技》期刊2000年02期)

土壤水分调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吴川试验站1991-2002年芒果需水量试验和节水灌溉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芒果需水量、需水变化规律等各项指标,研究提出芒果需水量估算模型及适宜土壤水分灌溉调控技术,为芒果优质高产和灌溉高效用水提供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水分调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马江波.黄土高原坡面深层土壤水分孔式调控技术及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2].王海丽,古璇清,王小军,王鹭松,徐敬华.芒果需水规律与适宜土壤水分灌溉调控技术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

[3].丁林,雒天峰.民勤绿洲农田休闲期土壤水分调控技术[J].水土保持通报.2014

[4].王海丽,王小军,古璇清,易小兵,陈洁芳.冬种马铃薯需水规律及适宜土壤水分调控技术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3

[5].索改弟,谢永生,揣峻峰,刘楠,景民晓.苹果园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调控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J].生态学杂志.2013

[6].诸葛玉平,张玉龙,张旭东,黄毅,李军.渗灌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参数的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3

[7].王国英,李宪松,齐国辉,黄瑞虹,王立国.不同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对土壤含水量和鸭梨果实品质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

[8].诸葛玉平.保护地渗灌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及作物增产节水机理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1

[9].彭珂珊.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水分高效调控技术[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

[10].陈庆源,高志强.莆田沿海赤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失调问题与调控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00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示意图对照处理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调控下土壤水分空间...科研成果附1 1997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奖项目...柑摘栽培管理棋块界面概况湖南省获2000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一、二...

标签:;  ;  ;  ;  ;  ;  ;  

土壤水分调控技术论文_马江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