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国松(灵川县潭下中学广西灵川541200)
【摘要】初中音乐课教学的创新,不单纯是内容的创新,更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有评价方法的创新。创新的教学方式有:自主探究式、开放式、互助合作式、才能展示式。创新教学方法有:游戏法、互动法、情境法、讨论法。实践中,笔者构建了开放的音乐教学评价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方式;方法;评价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音乐教育需要改革、发展与创新。近几年初中音乐课本的更新很频繁,但初中音乐课教学的创新,不单纯是内容的创新,更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有评价方法的创新。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实施创新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音乐教育,大都是机械性的老师示唱学生跟学,即灌输式教学方式。其教育思想是重概念,轻感觉,违背了音乐是感觉音乐的原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笔者在音乐教学中采用的是新颖、巧妙、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这些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达到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使其能全面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1.1自主探究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去体验和学会学习,以提高其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不仅是一个结论,更是一种经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要给学生充裕的实践空间,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动手、动脑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精神,使学习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如:教学八年级《小乐手》一课时,为了使其区别打击乐、管乐、键盘、弦乐等乐器发出的音色及力度上,我特意邀请了本校会使用这几种乐器的教师,在上课的前5分钟演绎一番,这样做,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也使同学们有了近距离接触乐器的机会。接着,我又拿出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让学生生亲身体验,让其亲自演奏。这样,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乐器音响的探究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也变的更主动了。
1.2开放式;开放的音乐教学方式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利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如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首先,我让他们分辨声音的长短,如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大钟的声音长,小钟的声音短等等,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再让他们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他们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节奏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
在音乐教学中,我还经常采用综合教学的方法,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身体运动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
1.3互助合作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放弃教师的责任,更不是让学生自由的任意活动,而是力图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陈规陋习,让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形成人人动口、动手、动脑并互助合作的良好学习格局,从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组长在整个团队中的组织、带头作用,以及各个组员在团队长的角色作用,要恰当指导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都能为团体尽自己的力量,充分体验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4才能展示式;在音乐课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上适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才能展示的平台,不仅能够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而且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我经常会给学生创设表演、展示的舞台空间。比如请学生上台演唱、表演歌曲、戏剧表演等各种音乐活动。有的同学胆子比较小,上台经常是不敢正对学生,手足无措。后来经过我的鼓励,学生们每一次上台表演都会比前一次要进步许多,自信心逐渐增强,站在舞台上就像小歌星一样自由洒脱。我想,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们的自信会与日俱增,他们的综合素养也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2.创新教学方法
2.1游戏法;音乐具有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因此,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而音乐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歌词创编、律动表演等音乐游戏都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通过音乐活动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为了让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经常采用游戏的手段,走到学生中间,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有序地领着学生走进音乐殿堂。如我在学生学唱歌曲之后,进行巩固练习时,我都会拿出自制的简易小话筒,随意指向任意一组或一人,类似接龙进行传唱。或将话筒交给学生,由他们自由传唱。学生很喜欢这一活动,当话筒传到自己手里时,他们都很兴奋,一个个跃跃欲试,非常投入。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但增加了学生的演唱兴趣,而且容易检验学生学唱歌曲的熟练程度,利于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利于教师的修正与提高。多种多样的课堂游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经常采用,会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并且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音乐素质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2.2互动法;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完成的过程。教师既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针对学生胆小,有表现欲的特点我特意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完成活动。如:每次在进行创编表演的教学活动时,我常常走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需要什么,或者和他们一起进行创编。每次教唱完歌曲后,我都会要求学生聆听教师用歌声提出的问题,或根据曲调填词进行回答,同时学生也可以模仿着提出问题,教师来回答。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得到促进。再有,教师的喜怒哀乐有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热爱程度,教师更多地走入学生中去,不仅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也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
2.3情境法;情境法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们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教师又是演员,与学生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找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孩子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以朋友的身份给予他们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你行!你能行!老师期待你精彩的表演!”“你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全班同学都都在为你加油呢!”学生们在我的激励声中感受着音乐的美,轻松愉快地享受着音乐创作的乐趣。
2.4讨论法;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问题,相互启发,讨论辩论,各抒己见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讨论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能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歌曲演唱的处理分析、音乐欣赏作品的理解、形体动作的动作分析、旋律创作的研究、乐队的简单编配等,都可以采用讨论法。
3.创新评价
实践中,笔者构建了开放的音乐教学评价方法。在具体实施时,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选择,不能固定不变。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们的音乐学习欲望与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他们创新精神利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不是培养音乐家,其宗旨是为了育人,要在统一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
笔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了过程性、主体性、展示性评价方式,主要有平时积累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特长展示评价法。平时积累评价法:是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合作表演评价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进行合作表演。特长展示评价法:是学生个性化的吹拉弹唱等各项特长,都可以往“小小音乐会”上展示,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最后将这三部分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不断积累学习音乐的兴趣,体验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快感。
总之,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发展动力。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教育需要创新,更需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音乐教育必然常教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