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组氨酸蛋白论文_徐莎,肖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富含组氨酸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氨酸,蛋白,疟原虫,抗体,羟基,基因,磷灰石。

富含组氨酸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徐莎,肖俊[1](2019)在《儿童细菌性脓毒症中富含组氨酸糖蛋白血浆浓度及其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浆富含组氨酸糖蛋白(histidine-rich glycoprotein,HRG)、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浓度在儿童细菌性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传染病科住院就诊的60例细菌性脓毒症患儿为观察组,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HRG,PCT和CRP浓度差异,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叁者诊断效能。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浆HRG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28.7±11.3)μg/mL vs (53.0±21.0)μg/mL,P<0.001];治疗后,HRG浓度升至(38.6±9.7)μg/mL。观察组血浆PCT [(10.9±4.6)μg/L vs (0.5±0.2)μg/L,P<0.01]和CRP [(19.4±6.5) mg/L vs (0.2±0.3) mg/L,P<0.05]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CT和CRP浓度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当截断值为33.2μg/mL时,血浆HRG浓度诊断脓毒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10 (95%CI 0.840~0.940,P<0.001),优于PCT (AUC0.754)和CRP(AUC0.654)。叁种标志物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6%和96.8%。治疗前血浆HRG与PCT浓度显着正相关(r=0.76,P<0.001)。结论:细菌性脓毒症患儿血浆HRG浓度显着下降,PCT和CRP浓度显着升高,HRG对细菌性脓毒症患儿诊断效能优于PCT和CRP,是细菌性脓毒症的潜在诊断标志物。(本文来源于《临床与病理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郑易之,范文静,刘科,刘昀,刘国宝[2](2015)在《大豆ASR蛋白富含组氨酸结构域在结合金属离子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固相亲和层析实验结果表明,Gm ASR蛋白及其含组氨酸结构域A1~A5短肽可与金属离子Cu2+和Cd2+结合;采用Cu-抗坏血酸体系检测了Gm ASR蛋白及A1~A5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证明Gm ASR蛋白及A1~A5短肽中组氨酸数目与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呈正相关;Gm ASR蛋白及A1~A5可保护DNA分子免受Cu2+造成的氧化损伤.CD实验和SDS-PAGE实验结果发现,Gm ASR蛋白及A1~A5短肽与Cu2+结合后将引起可逆性聚集及沉淀.可见Gm ASR蛋白通过组氨酸结合过多的金属离子,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是保护植物免受重金属毒害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Marie,Bolin,Peter,keru,Agneta,Hansson,Helena,kerud,罗冬梅[3](2011)在《富含组氨酸的糖蛋白可以作为先兆子痫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预测先兆子痫是临床上面临的问题之一,已知凝血系统以及血管生成通路在先兆子痫发生时存在功能紊乱。富含组氨酸的糖蛋白(histidine-rich glycoprotein,HRG)是一种与这两种系统均相互作用的蛋白,该研究为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分析进展成先兆子痫的孕妇与健康孕妇之间循环HRG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1年08期)

[4](2010)在《富含组氨酸糖蛋白可使异常的肿瘤血管正常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人员发现,利用HRG(富含组氨酸糖蛋白)可使异常的肿瘤血管正常化,进而防止肿瘤细胞转移,提高化疗效果。在人体中,所有组织的生长都需要通过血管来提供氧气和营养,但肿瘤生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正常组(本文来源于《透析与人工器官》期刊2010年04期)

侯云霞,董文其,徐伟文,王萍,陈白虹[5](2001)在《抗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Ⅱ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抗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Ⅱ(Histidine-rich protein Ⅱ,HRP-Ⅱ)单链抗体库,并筛选出阳性克隆。方 法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构建抗恶性疟原虫HRP-Ⅱ单链抗体库,并以HRP-Ⅱ为靶抗原对该库进行了叁轮“亲和吸附 一援救一感染扩增”的富集,挑取单菌落筛选并鉴定阳性克隆。结果获得目的基因并成功构建抗恶性疟原虫 HRP-Ⅱ的 单链抗体库,库容为 106,并从中筛选出8株阳性克隆。结论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具有高效的筛选性能,抗 HRP-Ⅱ单链 抗体的制备为其在恶性疟的免疫快速诊断方法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肖建华,李明,毕惠祥,王萍,李英杰[6](1999)在《恶性疟原虫云南株富含组氨酸蛋白II部分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恶性疟原虫云南株富含组氨酸蛋白 I I部分序列,了解该虫株与其它虫株 H R P I I基因序列的差异。方法:采用 P C R 方法特异性扩增 H R P I I基因片段,并将该基因片段克隆于 M 13 载体,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应用 P C G E N E软件对不同虫株恶性疟原虫 H R P I I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我国云南株恶性疟原虫与 7 G8 及 D10 虫株 H R P I I基因有不同程度的差异,3 虫株间 H R P I I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0.3%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68.6% 。结论:云南株与7 G8 及 D10 虫株 H R P I I基因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1999年03期)

肖建华,李明,李英杰[7](1999)在《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Ⅱ基因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富含组氨酸蛋白Ⅱ,为抗疟疫苗研究及制备疟疾诊断单克隆抗体提供实验材料。方法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恶性疟原虫云南株(PFD—3/YN)富含组氨酸蛋白Ⅱ部分基因,经基因序列测定后克隆于pGEX4T-1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用do-ELISA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HRPⅡ基因与pGEX4T-1重组后在大肠杆菌TG1中表达—41kDa的融合蛋白。Dot-ELISA鉴定表明HRPⅡ基因表达产物能被抗HRPⅡ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结论大肠杆菌表达的HRPⅡ能与抗HRPⅡ单克隆抗体发生反应,且具有恶性疟原虫HRPⅡ抗原表位。(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1999年01期)

李志坚,徐克前,唐孟萱,杨仁传,陈正炎[8](1996)在《纯化小鼠腹水中抗富含组氨酸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方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辛醚-硫酸铵沉淀法以及辛酸-硫酸按沉淀法加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小鼠腹水中提取纯化抗富含组氨酸糖蛋白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简便,快速,其单克隆抗体产量和纯度均高,适合大多数实验室采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6期)

王连春,贺石林,陈正炎[9](1995)在《富含组氨酸糖蛋白的纯化及促凝活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硫酸铵分段盐析,肝素-葡聚糖亲和层析和DEAE-交联葡聚糖A-50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人血浆中分离纯化出富含组氨醚糖蛋白,经双向免疫扩散和SDS-PAGE鉴定,表明待鉴定样品为单一区带、分子量66Kd的富含组氨醚糖蛋白纯品。富含组氨醚糖蛋白通过同AT-Ⅲ竞争肝素结合而具有较强的促凝活性,其同肝素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Ca2+的存在,EDTA,枸椽酸盐对此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杨盈盈[10](1988)在《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1在结节下红细胞骨架中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红细胞在感染了K~+型恶性疟原虫后,其膜在形态、抗原性以及功能上均发生改变,其中包括由该寄生虫诱导而产生的一种称为结节(knobs)的结构。电镜下,这种结构是一种由高电子密度倒杯状结构构成的表面突起,外面覆盖着红细胞膜,其功能可能与感染细胞对毛细管内皮的粘附有关。 Kilejian曾报道分子量为80KD_a的富含组氨酸蛋白与结节有关。恶性疟原虫至少能产生叁种富含组氨酸蛋白(HRP),与结节有关的HRP则被命名为PfHRP-1,不同分离株的PfHRP-1的分子量有所不同,对它在亚细胞水平的定位方面一直有争议,一些研究表明它是结节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但也存在相反的看法。本文作者用PfHRP-1(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期刊1988年04期)

富含组氨酸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固相亲和层析实验结果表明,Gm ASR蛋白及其含组氨酸结构域A1~A5短肽可与金属离子Cu2+和Cd2+结合;采用Cu-抗坏血酸体系检测了Gm ASR蛋白及A1~A5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证明Gm ASR蛋白及A1~A5短肽中组氨酸数目与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呈正相关;Gm ASR蛋白及A1~A5可保护DNA分子免受Cu2+造成的氧化损伤.CD实验和SDS-PAGE实验结果发现,Gm ASR蛋白及A1~A5短肽与Cu2+结合后将引起可逆性聚集及沉淀.可见Gm ASR蛋白通过组氨酸结合过多的金属离子,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是保护植物免受重金属毒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含组氨酸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徐莎,肖俊.儿童细菌性脓毒症中富含组氨酸糖蛋白血浆浓度及其诊断价值[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

[2].郑易之,范文静,刘科,刘昀,刘国宝.大豆ASR蛋白富含组氨酸结构域在结合金属离子中的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Marie,Bolin,Peter,keru,Agneta,Hansson,Helena,kerud,罗冬梅.富含组氨酸的糖蛋白可以作为先兆子痫的早期生物标志物[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

[4]..富含组氨酸糖蛋白可使异常的肿瘤血管正常化[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0

[5].侯云霞,董文其,徐伟文,王萍,陈白虹.抗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Ⅱ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

[6].肖建华,李明,毕惠祥,王萍,李英杰.恶性疟原虫云南株富含组氨酸蛋白II部分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9

[7].肖建华,李明,李英杰.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Ⅱ基因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实用预防医学.1999

[8].李志坚,徐克前,唐孟萱,杨仁传,陈正炎.纯化小鼠腹水中抗富含组氨酸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方法的比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

[9].王连春,贺石林,陈正炎.富含组氨酸糖蛋白的纯化及促凝活性的初步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5

[10].杨盈盈.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1在结节下红细胞骨架中的定位[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8

论文知识图

两组不同证型双向凝胶图及差异表达蛋白...藤黄微球菌为配体淘选到的噬斑的铱配合物51的结构以及荧光共焦成像图描述鸡的scutateScale中的蛋白质分子分...精子DNA碎片指数与糟子活动力的关联性分...糟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率与精子DNA碎片...

标签:;  ;  ;  ;  ;  ;  ;  

富含组氨酸蛋白论文_徐莎,肖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