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描述误差论文_杨灿灿,王春,江岭,钟文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形描述误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误差,地形,精度,坡度,形态,分辨率,正态分布。

地形描述误差论文文献综述

杨灿灿,王春,江岭,钟文军[1](2016)在《DEM地形描述误差的概率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丘陵1:1万DEM为基础数据,通过稀疏抽点法获取不同格网点布设位置下的DEM,进而分析不同分辨率DEM中单个地面点和区域地形单元的Et概率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任意格网分辨率DEM,无论是不同布设方案下的单个地面点,还是区域地形单元,其Et的概率密度均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对于单个地面点,如果以其为中心的3×3DEM格网单元区域以凸地形为主,其Et概率密度呈现出右偏正态分布特征;如果以凹地形为主,则呈现左偏正态分布特征,其他区域则呈现标准正态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测绘工程》期刊2016年08期)

王春,顾留碗,陶旸,刘玉婵[2](2014)在《DEM地形描述误差(Et)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依据DEM地形描述误差(简称Et)的产生机理,在分析现有Et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顾及DEM格网布设位置的新型Et计算模型,同时以1:5万黄土丘陵地形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揭示了DEM高程插值模型对Et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实验测试表明:(1)模型能有效地解算出Et的标准差、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准确展示出Et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实现DEM地形描述质量与应用不确定性的分区评价;(2)与双线性、叁次卷积、局部二次多项式等常用DEM插值模型相比,以4×4 DEM格网单元为搜索圆的完全规则样条函数插值模型所重构的DEM地表形态,能更为理想地反映Et的量值大小和空间分布。(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王春,汤国安,戴仕宝,江岭,王靖[3](2014)在《DEM地形描述误差场量化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误差椭圆和ε误差带建模思想,提出了DEM地形描述误差(简称为Et)的中误差场和极值场(统称为Et场)模型,研究建立了Et场的构建方法,并以平原河网、黄土丘陵、秦岭山地等为例,采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Et场的基本特征。(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4年09期)

贾敦新,汤国安,王春,贾旖旎[4](2009)在《DEM数据误差与地形描述误差对坡度精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数据误差和地形描述误差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误差。本文以模拟实验获得的高精度DEM为数据源,分析坡度计算精度与DEM数据误差和地形描述误差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DEM数据误差和地形描述误差对坡度精度影响是一个反向作用的过程。随着DEM格网的增大,数据误差的影响逐渐减小,地形描述误差的影响逐渐增大;在起伏变化地形区域,坡度误差先减小后增大,且存在一个最佳大小的格网,此时坡度误差最小。最佳格网的大小与DEM数据误差大小和地形起伏变化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基于DEM提取坡度的误差来源与误差性质,对正确估算坡度精度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邓仕虎,陈国慧[5](2008)在《DEM采样间隔对地形描述误差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误差包括采样点数据误差和地形描述误差两个方面。前人对DEM精度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DEM采样点精度的研究,而相对忽视地形描述误差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窗口曲面拟合,计算拟合曲面系列参数与"实际地形"曲面参数的标准差来衡量地形描述的方法。并且利用该方法研究了DEM地形描述误差与采样间隔之间的规律。并利用坡度频率曲线和坡度累计频率曲线研究了对DEM精度敏感的坡度因子与DEM采样间隔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基于黄土丘陵地貌类型区的坡度累计频率经验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重庆市测绘学会第叁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期刊2008-06-30)

张勇,汤国安,彭釮[6](2003)在《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误差的量化模拟——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实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试验样区 ,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及比较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通过数学模拟、对比分析、误差可视化分析 ,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DEM地形描述误差的数学转换模型。实验结果证明 ,目前适用于欧洲地区的地形描述误差的模拟方程EtD=q·a·(EtD′) b,经过参数的修正 ,在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该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应用低空间分辨率的DEM数据在栅格水平模拟高空间分辨率DEM所提取的地形描述误差 ,从而 ,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大大提高Et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效率。并且 ,对我国其它地貌类型区类似模型的建立 ,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汤国安,赵牡丹,曹菡[7](2000)在《DEM地形描述误差空间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提出 DEM( Digital Elevaion Model)地形描述误差的提取方法 ,通过误差地图以及量化研究方法 ,揭示 DEM误差的空间分布规律。试验结果显示 :误差地图是实现 DEM误差可视化的有效方法 ;DEM地形描述误差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自相关值随地形复杂度与 DEM分辨率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4期)

地形描述误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依据DEM地形描述误差(简称Et)的产生机理,在分析现有Et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顾及DEM格网布设位置的新型Et计算模型,同时以1:5万黄土丘陵地形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揭示了DEM高程插值模型对Et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实验测试表明:(1)模型能有效地解算出Et的标准差、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准确展示出Et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实现DEM地形描述质量与应用不确定性的分区评价;(2)与双线性、叁次卷积、局部二次多项式等常用DEM插值模型相比,以4×4 DEM格网单元为搜索圆的完全规则样条函数插值模型所重构的DEM地表形态,能更为理想地反映Et的量值大小和空间分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形描述误差论文参考文献

[1].杨灿灿,王春,江岭,钟文军.DEM地形描述误差的概率分布特征研究[J].测绘工程.2016

[2].王春,顾留碗,陶旸,刘玉婵.DEM地形描述误差(Et)计算模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

[3].王春,汤国安,戴仕宝,江岭,王靖.DEM地形描述误差场量化分析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

[4].贾敦新,汤国安,王春,贾旖旎.DEM数据误差与地形描述误差对坡度精度的影响[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

[5].邓仕虎,陈国慧.DEM采样间隔对地形描述误差的影响研究[C].重庆市测绘学会第叁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2008

[6].张勇,汤国安,彭釮.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误差的量化模拟——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实验为例[J].山地学报.2003

[7].汤国安,赵牡丹,曹菡.DEM地形描述误差空间结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论文知识图

一,OEM的误差源分析DEM地形描述误差空间自相关分布...提取DEM地形描述误差的搜索圈1 DDM 海底地形描述误差 s 的变化...地形描述误差提取的3x3窗口模板...Et分布示意图

标签:;  ;  ;  ;  ;  ;  ;  

地形描述误差论文_杨灿灿,王春,江岭,钟文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