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压力论文_马妮,林正良,胡华锋,周单,王世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破裂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压力,水力,页岩,应力,各向异性,地层,压裂。

破裂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马妮,林正良,胡华锋,周单,王世星[1](2019)在《页岩地层的破裂压力地震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地层破裂压力的有效预测对于评价井壁稳定性、设计安全钻井方案、压裂施工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探讨了页岩地层的破裂压力地震预测方法:首先针对页岩地层具有强各向异性的特点,基于黄荣樽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模型,利用各向异性应力耦合因子,建立了更为全面的页岩各向异性破裂压力预测模型;其次根据岩石强度参数计算模型,利用反演得到的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估算地层的抗压强度和抗张强度;采用基于波阻抗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获得地层的孔隙压力和上覆岩层压力;最后基于页岩各向异性破裂压力预测模型实现了页岩地层的破裂压力地震预测。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西部某页岩工区实际资料处理,得到了整个工区连续的地层破裂压力预测剖面,为该区面向靶区的钻井和水平井设计及压裂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9年06期)

冯爱国,陈彦梅,邢军,石文睿[2](2019)在《快速确定页岩气储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的一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页岩地层破裂压力伊顿(Eation)模型、斯蒂芬(Stephen)模型、安德森(Anderson)模型计算误差偏大问题,通过对建南气田、涪陵页岩气田页岩气水平井气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研究,建立了引入气层饱和度参数的页岩储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计算新模型。中扬子地区建南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及湘鄂西地区的360多口页岩气井应用表明,页岩气储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平均计算误差小于15%,能满足现场储层评价和压裂改造指导需要。(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天寿,唐弢,陈平,陈春宇,孙少林[3](2019)在《各向异性地层井壁破裂压力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层破裂压力对于钻井和水力压裂非常重要,但直井破裂压力预测往往忽略了地层各向异性的影响。考虑岩石各向异性影响,推导直井井壁应力分布模型,建立各向异性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方法,并分析层理产状、各向异性程度、地应力及孔隙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角度层理对破裂压力几乎无影响,而高角度层理对破裂压力影响显着;向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倾斜的层理,其破裂压力最低,极端情况下甚至比各向同性地层低50%,对井壁稳定极为不利;岩石各向异性程度越高,对破裂压力的影响越大;随着水平地应力比值和孔隙压力的增加,破裂压力整体上逐渐减小,而且地应力影响明显高于岩石各向异性,水平地应力比值增加后,岩石各向异性的影响进一步加剧;该模型提高了破裂压力计算的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俞然刚,张尹,李建峰,田勇[4](2019)在《转向剂对岩石破裂压力及裂缝扩展效果影响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向剂的质量分数和施工排量是油气井压裂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通过物模试验分析上浮与下沉转向剂单独及共同作用下,转向剂质量分数、施工排量对人工岩心破裂压力及裂缝扩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心在清水压裂条件下,破裂压力略大于围压且二者呈近似一次函数关系;岩心在不同排量的上浮或下沉转向剂单独作用下,在最佳质量分数范围内,破裂压力随质量分数增大明显提高,较同条件清水压裂增幅为17.30%~93.46%;相同条件下,采用大排量压裂可得到更高的破裂压力;下沉转向剂作用下,岩心的破裂压力受转向剂质量分数和施工排量的影响更加明显;上浮与下沉转向剂共同作用,可更加有效地改善裂缝尖端封堵效果,破裂压力可达单独作用最佳质量分数时的1.88~3.32倍;转向剂压裂较清水压裂而言,更易形成复杂裂缝,从而改善压裂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爽涛,汝智星,魏亮,胡景宏[5](2019)在《深层砂岩储层破裂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部储层的高温高压导致其岩石力学参数与常规储层有较大差异,如使用常规岩石力学理论建立的岩石破裂压力模型计算储层破裂压力,必然会影响影响压裂优化设计,最终影响压裂施工效果。因此正确预测高温下地层岩石破裂压力,对于提高深部地层水力压裂施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岩石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结合高温高压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实验分析,建立了考虑温度影响的砂岩储层岩石破裂压力计算模型,采用解析解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分别得到了裸眼直井、裸眼水平井、射孔直井及射孔水平井的破裂压力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砂岩储层破裂压力曲线,分析了温度对砂岩储层破裂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储层温度也随之增加,砂岩储层的破裂压力逐渐上升。该模型对实际压裂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19年04期)

曾凡辉,唐波涛,王涛,郭建春,肖勇军[6](2019)在《考虑渗滤效应的压裂裸眼井破裂压力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预测破裂压力是压裂酸化顺利实施的关键,渗滤效应是影响破裂压力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压裂井的破裂压力预测模型很少考虑渗滤、注入排量以及液体黏度等影响因素。岩石作为一种渗透性的多孔介质,压裂液在注液过程中会向井筒周围岩石渗滤,产生附加应力导致井筒周围应力发生改变从而对破裂压力产生影响。基于岩石力学、弹性力学、渗流力学理论,应用最大拉应力准则,建立了考虑渗滤效应的破裂压力预测模型;并采用连续增量迭代法计算了这一动边界数学问题。通过与破裂压力实验以及经典的Hubbert等模型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应用该模型分析了渗滤效应对裸眼井破裂压力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岩石渗透率、注入排量和井眼尺寸增加,压裂液更容易向地层岩石渗滤,导致孔隙流体压力增加,破裂压力明显减小;而随着压裂液黏度和压裂液压缩性增加,压裂液不容易向岩石渗滤,此时压裂液的渗滤对破裂压力的影响不大。笔者建立的模型克服了Hubbert等模型不能考虑渗滤效应对储层破裂压力影响的缺陷,有效解释了渗滤效应降低储层破裂压力的机理。(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陈立超,王生维[7](2019)在《煤岩弹性力学性质与煤层破裂压力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弹性力学性质是储层水力压裂裂缝起裂的重要力学约束,解译弹性力学性质与煤层破裂压力间的数学关系对于气井压裂设计有一定作用。以沁水盆地郑庄区块51口煤层气井为对象,利用声波时差、体密度测井数据反演了近井煤岩弹性力学参数(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体积模量K、泊松比v)值,计算了表征煤岩破裂实际耗能情况指标——破裂压力当量(P_t)值。通过数学回归发现:中低弹性模量软煤中弹性力学参数(E、G、K)与P_t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对于高弹性模量(E>6GPa)硬煤,发育天然大裂隙煤层P_t较低且随模量(E、G、K)降低而增高(煤粉的堵塞效应),而致密煤层P_t随煤岩模量增大而快速升高。煤岩泊松比(v)与P_t间的关系则不同,高弹性模量硬煤P_t随煤岩泊松比(v)增大而快速升高,而中低模量软煤P_t先随v减小而升高(煤岩脱水效应),后与v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范勇,赵彦琳,朱哲明,周昌林,张宪尚[8](2019)在《基于井筒-射孔模型的地层破裂压力及起裂角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参数对水力压裂中地层破裂压力和水力裂缝起裂角的影响规律,利用井筒-射孔模型,将射孔简化为裂缝,采用保角映射的方法求得射孔端部的应力强度因子;根据最大拉应力准则求得射孔端部水力裂缝的起裂角和地层破裂压力的理论公式。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将理论值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和工程实际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验结果和工程实际值均吻合较好。水力裂缝的起裂角随主应力差、射孔长度和射孔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最优射孔方位角应在0°~15°范围内;最优射孔长度应为井筒直径的2~3倍。(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罗天雨[9](2019)在《考虑应力干扰的水平井分簇射孔破裂压力新模型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多研究者往往先在原地应力系统的基础上,将原叁向主应力转化到斜井或水平井筒坐标系中,再转化到射孔眼对应的坐标系中,转换关系繁琐。笔者在研究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直接从原应力场转化到射孔孔眼的应力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平井分簇射孔孔眼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应力诱导对原应力场的影响,建立了考虑诱导应力的射孔孔眼破裂压力模型。经过模拟计算发现:(1)不考虑应力干扰时,最先破裂的是位于或者位置接近井筒前端与后端的孔眼;裂缝初始破裂方向为水平状态。(2)考虑应力干扰时,第二波开启的射孔孔眼不是同一簇上的其他射孔孔眼,而是不同簇上的射孔孔眼;优先开启的仍然是前端与后端的射孔孔眼。(本文来源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晓姣,屈展,索向宇,韩强,赵慧博[10](2019)在《地层水物化作用下的泥页岩破裂压力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钻井过程中,钻井液与井壁围岩的接触产生水化作用会导致井壁围岩变形,引发井壁缩颈坍塌、破裂等事故。根据弹塑性力学和岩石力学相关理论,应用最大张应力准则,在黄氏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钻井液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而在井壁围岩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场、岩石的孔隙度和钻井液水化作用的影响,建立了泥页岩破裂压力模型,结合现场压裂实验数据和不同含水率泥页岩岩心叁轴压缩实验结果,计算得到了泥页岩破裂压力的预测值、泥页岩含水率与抗张强度和破裂压力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相比,误差为3.65%,更加接近实测地层破裂压力,破裂压力和抗张强度均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说明水软化了泥页岩,降低了它的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9年02期)

破裂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克服页岩地层破裂压力伊顿(Eation)模型、斯蒂芬(Stephen)模型、安德森(Anderson)模型计算误差偏大问题,通过对建南气田、涪陵页岩气田页岩气水平井气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研究,建立了引入气层饱和度参数的页岩储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计算新模型。中扬子地区建南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及湘鄂西地区的360多口页岩气井应用表明,页岩气储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平均计算误差小于15%,能满足现场储层评价和压裂改造指导需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破裂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马妮,林正良,胡华锋,周单,王世星.页岩地层的破裂压力地震预测方法[J].石油物探.2019

[2].冯爱国,陈彦梅,邢军,石文睿.快速确定页岩气储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的一种方法[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9

[3].马天寿,唐弢,陈平,陈春宇,孙少林.各向异性地层井壁破裂压力预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俞然刚,张尹,李建峰,田勇.转向剂对岩石破裂压力及裂缝扩展效果影响试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王爽涛,汝智星,魏亮,胡景宏.深层砂岩储层破裂压力研究[J].中外能源.2019

[6].曾凡辉,唐波涛,王涛,郭建春,肖勇军.考虑渗滤效应的压裂裸眼井破裂压力预测模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

[7].陈立超,王生维.煤岩弹性力学性质与煤层破裂压力关系[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

[8].范勇,赵彦琳,朱哲明,周昌林,张宪尚.基于井筒-射孔模型的地层破裂压力及起裂角的理论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罗天雨.考虑应力干扰的水平井分簇射孔破裂压力新模型及应用研究[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9

[10].赵晓姣,屈展,索向宇,韩强,赵慧博.地层水物化作用下的泥页岩破裂压力计算[J].岩性油气藏.2019

论文知识图

煤岩中没有裂缝时的有限元模型地层压力与静水压力、破裂压力等压降解吸量对比压力波动源在频带上的分长深试验X1井井身结构示意图结果、电磁仿真软件结果(采用平...

标签:;  ;  ;  ;  ;  ;  ;  

破裂压力论文_马妮,林正良,胡华锋,周单,王世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