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汕头市第二建筑设计院广东汕头515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深入发展,给高层民用建筑及其暖通空调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我国高层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导致暖通空调体系无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旨在不断的对设计方法进行完善和优化,提升暖通空调的设计质量。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问题分析;暖通空调设计;应对策略

在当前现代高层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不断广泛,高层民用建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促使人们对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加以有效设计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对设计类型有效明确,关注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需要,严格根据暖通空调的设计标准内容,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防范,完善暖通空调设计之间的相关准备工作,设计好暖通空调的关键点,促使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从而促使高层暖通空调设计更加满足人们的需要。

一、目前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设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

设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设计水平的高低,也关系到建筑暖通空调的安全性。当前在建筑暖通设计当中,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安全性,设计方案在应用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对工程的建设进度以及质量都会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埋下很多的安全隐患。

1.2不重视设计图纸,施工工艺变更严重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图纸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必须要保证暖通空调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在图纸上一定要将每个细节都详细标注,同时还需要标注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规格类型等。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工作人员都不重视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标注不明确,其作用也就不能充分发挥,甚至还会误导施工人员,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

1.3与其他专业图纸相互之间沟通交流及校核不完整

在实际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忌讳各个专业埋头独自绘制自己专业内的内容,这样会导致最终出现非常多的管线在不合理的位置交叉重叠等实际安装问题。设计人员应当在设计初期各个专业之间进行一个初步的管线规划,尽量是先布置最大的管线(一般是暖通专业的空调风管、新风管及排烟管),依次再进行其他管线(给排水专业的喷淋管、排水管及电气专业的桥架等)的走向规划。在完成初步管线规划后,各个专业再自行根据结构的梁位图进行各自专业内的施工图绘制。在施工图绘制完成后应再次把所有专业的图纸汇总套在同一平面上,校核各个管线走向与梁(应当校核某些管线是否需要做穿梁处理)以及吊顶之间的关系,对不合理的设计处进行修改后方可正式出施工图。

二、提高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有效策略

首先需要关注暖通空调所具备的操作性及调节性等特点,在季节变化和气象差异明显的情况,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在运行功能与程序等方面也具有比较大的变化,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要确保暖通空调能够稳定运行就需要在进行空调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负荷大小加以调整,在调节的过程中,科学的调整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所具有的负荷,有效节约能源,促使高层建筑室内环境得到不断优化。暖通空调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充分凸显出其可操作性的特点,对暖通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实时观察和连续性控制,促使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得到自动化控制,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度所具有的差异性要求。

例如某高层建筑共占地13.2万m2,共计230m高,其中地下3层,地上51层,建筑中包括避难区和设备层。具体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具体设计如下:

2.1建筑内部管线设计

高层建筑内部存在诸多管道,其中有很多为暖通空调管道,比如,新风管、送风管、回风管、冷冻水冷却水水管、冷凝水排水管、排烟管道和电线管道等。在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种管道的合理配置,避免交叉,避免各个管道之间相互影响。如果在某一个空间内出现了管线太多的情况,为了避免交叉现象的发生,应该从高层建筑的整体去考虑设计各种管线和管路,合理地安排每一种管线的位置。

2.2楼层空调水系统分区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楼层越高空调系统也就需要承受越大的水静压,同时也需要提高设备、管材的抗压力,从而会增加施工成本。本项目将空调水系统竖向分为高、中、低3个分区,即低区(地下2~22层)、中区(23~37层)、高区(38~屋顶层),在22层避难层设置中、高区换热站。其中,低区空调系统设备承压1.6MPa,中区及高区空调系统设备承压1.6MPa,高区空调系统换热设备承压1.8MPa,全部设备和管路的工作承受压力均控制在2.0MPa以内。为了能够控制高区空调系统供水温度,本工程在22层设置空调系统换热设备,空调冷冻水一次水由制冷机组直接提供,其具体的设计方法为:(1)冷冻水供回水系统采用65℃温差,低区由制冷机房提供的供回水温度为5.55℃/11.5℃的冷冻水一次水直供;(2)中区、高区由冷冻水一次水通过,设置于22层换热站的换热机组换热后,提供供回水温度为75℃/135℃的冷冻水二次水。这样的设计避免了用中区换热器提供的二次水作为高区换热器的一次水,既保证了高区空调冷冻水的低温,同时5.5℃的供水温度对冷水机组制冷效率的影响也较小。

2.3冷水机组和空调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根据供回水纵观的流量、温度情况对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实际负荷进行计算,并且确定冷水机组、空调水泵运行的数量和参数,将冷水机组、水泵运行时间进行累计观察,轮时启动冷水机组和空调水泵。将主机和冷水机组蒸发器出水管上的水流开关相连接,进行自动控制。如果管道内水流量降低到最低值,那么主机将自动将机组停止,系统停止运行。空调水系统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空调一次水系统定流量运行,在供回水总管间安装平衡管,二次水泵根据其服务水环路上最不利用水点的供回水管之间的压差进行变频调节,实现空调水系统的节能运行。

2.4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自动控制

为保证地下通风安全,应在地下车库中设置一氧化碳监测器,对车库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当地下车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或空气质量较差时,系统应自动启动地下车库的排风机及补风机对地下车库进行排风换气,换气次数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其次,应设置温感器监测建筑内部的烟气情况,一旦发生火灾,温感器能够及时报警,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将着火区域对应的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及相应的排烟风机打开进行机械排烟(若有设置自动挡烟垂壁应同步自行打开)。建筑内部的大空间区域(如大堂、会议室、宴会厅等)应在设置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控系统,在室内不同处设置检测器,实时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风系统联动。当发现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时,应能实时报警,并同步启动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进行排风换气,换气次数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2.5节能设计

高层建筑将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作为关键点,在热源输送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热源的利用效率,促使高层建筑在设计处理的过程中,能够使用必要的保温机制,促使热源传输时能源的损耗量不断降低,从而促使暖通空调的运行更加有效。高层建筑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增加相关的智能控制,在网络的保温测试的基础上,加强对热源在输送中遇到的所有阀门控制处理,使得动力传输设计得以规划和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的质量,高层建筑项目如果使用动力传输的方式进行暖通空调设计,就会促使动力设计低流的特点更加显著,使得热源输送过程能够得以智能控制,节能设计的目标也就能够有效实现。

三、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开始有所提升,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日常生活质量,其对于暖通空调的需求量开始不断的加大。也就是说,暖通空调的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舒适程度。所以,在开展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对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较为深度的考量,找出其所存在的各类经济性等的问题,依照相关的暖通空调设计标准要求,实时的处理好其所存在的各类矛盾问题,让暖通空调施工可以进行的更为顺畅。

参考文献:

[1]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王大勇,丁延平.中国标准化.2019(02)

[2]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管理技术研究[J].吕刚.住宅与房地产.2018(03)

[3]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要点[J].汪震洋.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5)

标签:;  ;  ;  

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