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政策论文_徐印州,李丹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航运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航运,国际航运,集装箱,中心,政策,港口,上海港。

国际航运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徐印州,李丹琪[1](2018)在《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必要性与政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具有厚重的商业文化传统和优越的流通产业基础,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州"千年商都"的独特优势。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广州恰如其分的城市发展定位,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这一发展定位的必然要求。国际航运中心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必要基础,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必然结果。实现"千年商都"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对接,需要国际航运中心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需要提升政策高度,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国际航运产业链,强化综合功能,以全面提升其枢纽作用。(本文来源于《开放导报》期刊2018年02期)

吴秀霞[2](2018)在《多方政策“护航” 助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议试点实施外国旅游团邮轮入境免签政策,推动邮轮、游艇出行便利化,加快厦门邮轮母港建设。同时,支持境内外企业开展船舶融资租赁、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打造国际航运服务平台,助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全国政协十叁届一次会议期间,全(本文来源于《中国船舶报》期刊2018-03-28)

朱相诚,王永龙,牛桂千[3](2017)在《中国大陆国际大宗航运价格风险异动的制度解析与政策引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大陆唯一的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所推出的美西航线(USWC)和欧洲航线(EUPE)为样本,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期货推出日为时间节点,综合运用描述性检验、相等性检验和附加虚拟变量的T-ARCH模型对其进行波动性检验,以判定大陆国际大宗航运价格的风险异动。实证结果一致表明,运价期货上市后现货价格的波动即风险显着增大,提示SCFI期货市场的有效性低下。继而,从组织发起的规范与合理、交易规则的健全与稳定、参与主体的属性与规模等视角予以制度解析。最后,尝试从行业定位、政府规制、市场组织和环境支持等方面给出适应性的政策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7年23期)

魏彧,米哲[4](2016)在《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要重点突破大胆先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魏彧 米哲)昨天上午,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主持召开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天津市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叁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会议强调,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现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定位要求,关键(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16-05-20)

闾涵加,朱文强[5](2016)在《国际航运保险中心建设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运保险作为金融与航运的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保险中心对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有重大推进作用。针对目前国内航运保险业存在的法律环境、税收政策、经纪人市场等问题,本文分别给出了给产品增加法律适用范围条款、进一步降低税率、叁年递延纳税、定义"国际货运"、允许经纪公司购买职业责任保险来替代等政策研究及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保险》期刊2016年03期)

万晶晶,彭媛媛[6](2015)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政策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大格局安排,将给贸易、港口、航运、金融等带来巨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带来货运吞吐量的增加和港口运营的新变化,自贸区政策带来了金融、航运政策的革新,其共同给航运建设带来了莫大的发展机遇。面对如此大的发展格局,对于致力于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而言,必须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港口发展机遇,同时发挥上海自贸区政策优势,开拓视野,实现跨越。(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理论研究)》期刊2015年08期)

郑佳欣[7](2015)在《加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配套政策创新应更给力》一文中研究指出1月31日结束的市委全会上,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明确提出,广州要开展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并抓紧制定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叁年行动计划。紧接着,广州市长陈建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把广州打造为国际航运中心。   自贸区与国际航运中心两大发展(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5-02-05)

王秋雯[8](2014)在《产业政策与竞争规制协调视野下的国际航运反垄断豁免理论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航运反垄断豁免制度被视为航运产业政策与竞争规制融合与协调的交汇点,决定着反垄断法意义上非可责难性航运反竞争行为的范畴与边界。以历史成因、行业特性说、经济利益说为理论依据的航运业整体性豁免论认为豁免国际航运业竞争规制能够防止航运市场恶性竞争、提升规模经济、促进我国航运业发展。然而国际社会法律变革、航运市场结构变迁、消费者福利减损、产业比较视阈下的差别待遇无疑对传统行业整体豁免理论提出挑战。从产业政策与竞争规制协调视野来看,豁免垄断未必是鼓励航运业发展的最优选择。在否定航运业行业整体性反垄断豁免基础上可以按照对竞争的负面影响程度及效率标准有区别地建构多元化阶梯式航运垄断协议豁免体系。全球化承运人电子信息交换系统亦可以替代传统国际航运协议组织实现航运资源协调配置。(本文来源于《河北法学》期刊2014年11期)

上海海事大学课题组,汪传旭[9](2014)在《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新一轮政策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上海推出了中资"方便旗"船舶特案减免税、启动保税船舶登记、航运服务企业免征营业税、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国际中转集拼功能试单运作、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制度、期货保税交割功能业务等举措。这些举措在提升上海航运功能能级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存在如下问题:免征营业税的覆盖范围有限、船舶回归登记不尽如人意、离岸账户尚未建立、启运港退税运行不佳、期货保税交割功能尚未真正体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制度创新力度有限等。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新一轮政策突破的基本思路可体现为:实现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联动发展;实现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现行政策完善和未来政策突破相结合;形成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新空间,实现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错位发展。(本文来源于《科学发展》期刊2014年07期)

朱静[10](2014)在《建设我国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建设成为航运强国对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航运强国的实现离不开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研究发现表明:全球航运中心的发展变迁,除了因为自然条件和制度环境的差异之外,还有历史背景造成的差距。各国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也存在较大差别。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纽约、伦敦、阿姆斯特丹、东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等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史,发现其变迁与发展模式受到诸多条件因素的影响。从上世纪50年代前,以货物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到英国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定位发展其高端服务业模式、再到其他地区百家争鸣的发展模式。研究发现其中的一些特定地区的航运中心发展终究逃不开与当地地区的区位条件、当地政府的政策逻辑等因素密切相关。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航运中心的发展和变迁其实表现出一些共同之处。显然,国际航运中心城市能够有力地推动一国或者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一个城市是否能够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就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自然条件与制度条件的支持。因此,需要时刻利用发展条件、把握发展机遇。这些条件和机遇中就包括诸如政府支持这样的重要因素。所以,各大国际航运中心都积极地把建设高端服务型国际航运中心作为未来的方向。经过研究和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叁点:第一,世界上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以下四大要素:货物、人才、资本和船队,其中“货量”首当其冲地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航运的兴衰。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区域内航运高端服务业,使航运发展模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第叁,区位条件和腹地制造业基础、政府的决策逻辑这两大因素在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过程中也至关重要。尽管大家对21世纪是海洋世纪有所认识,但整体上讲,我国仍是一个海洋意识淡薄的国家,国家目前也缺乏为之奋斗的激励政策和配套的航运文化。因此,我国要建设“航运强国”,当前迫切地需要将航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展望未来,我们确信:只要坚持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航运强国”的实现就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美梦,我国成为“航运强国”的梦想指日可待!(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4-03-01)

国际航运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议试点实施外国旅游团邮轮入境免签政策,推动邮轮、游艇出行便利化,加快厦门邮轮母港建设。同时,支持境内外企业开展船舶融资租赁、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打造国际航运服务平台,助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全国政协十叁届一次会议期间,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航运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徐印州,李丹琪.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必要性与政策设计[J].开放导报.2018

[2].吴秀霞.多方政策“护航”助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N].中国船舶报.2018

[3].朱相诚,王永龙,牛桂千.中国大陆国际大宗航运价格风险异动的制度解析与政策引申[J].商业经济研究.2017

[4].魏彧,米哲.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要重点突破大胆先行[N].天津日报.2016

[5].闾涵加,朱文强.国际航运保险中心建设政策研究[J].上海保险.2016

[6].万晶晶,彭媛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政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

[7].郑佳欣.加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配套政策创新应更给力[N].南方日报.2015

[8].王秋雯.产业政策与竞争规制协调视野下的国际航运反垄断豁免理论反思[J].河北法学.2014

[9].上海海事大学课题组,汪传旭.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新一轮政策突破[J].科学发展.2014

[10].朱静.建设我国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乞科农涌:抽件里主装角南场季报.201...1 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第一篇 综合报告第一章 2007年中国物流发展...统计资料专业、机构情况(3)统计资料专业、机构情况(17)统计资料专业、机构情况(4)

标签:;  ;  ;  ;  ;  ;  ;  

国际航运政策论文_徐印州,李丹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