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番茄甲基溴替代技术研究

保护地番茄甲基溴替代技术研究

褚世海[1]2003年在《保护地番茄甲基溴替代技术研究》文中指出2002-2003年在北京对保护地番茄进行了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研究。这些替代技术旨在防治保护地番茄土传病害。研究的替代技术包括使用熏蒸剂威百亩17.5g/m~2-52.5g/m~2、硫酰氟12.5g/m~2-50g/m~2、太阳能消毒结合生物防治剂和使用人工基质栽培技术。试验在滴灌及覆盖塑料薄膜的条件下进行。 通过跟踪调查,处理土壤中的镰孢菌数量显着低于对照区,处理后立即分离显示甲基溴、威百亩和硫酰氟熏蒸处理对镰孢菌都有良好的效果。考查二种熏蒸剂处理后的镰孢菌减退率表明:威百亩处理的为91.8%-99.0%、硫酰氟处理的为44.4%-98.3%,高浓度处理的较甲基溴处理的(100%)无显着性差异,但太阳能消毒效果较差,其镰孢菌减退率仅为18.8%。从第2次分析开始,镰孢菌开始上升。有益菌木霉的数量虽然在在处理后迅速下降,但4个月后大部分处理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防治线虫方面,威百亩35g/m~2-52.5g/m~2和硫酰氟25g/m~2-50g/m~2有良好效果,太阳能消毒和硫酰氟12.5g/m~2效果较差。线虫总数和根结线虫数在处理后显着下降,但线虫总数很快上升。根结指数在各个处理间有明显的差异。 与对照相比,其它处理促进了番茄的长势。株高和茎粗都有提高。生长增进反应最大的几个处理分别为威百亩35g/m~2、硫酰氟25g/m~2和威百亩52.5g/m~2,最小的为基质、太阳能消毒结合生物防治剂以及硫酰氟12.5g/m~2。 应用甲基溴土壤消毒及其替代技术使番茄增产7.46%-34.05%。产量最高的两个处理为威百亩35g/m~2和硫酰氟50g/m~2,最低的两个处理为太阳能消毒结合生物防治剂和硫酰氟12.5g/m~2。非商品果产量则对照最高。各个处理的单株果数、单株果重和单果重也有差异,应用替代技术的处理中这几项指标高于对照。 经济效益方面,甲基溴处理纯效益为12657元/公顷;威百亩为3279元-17841元/公顷;硫酰氟为6440元-9516元/公顷;太阳能消毒结合生防剂处理为912元/公顷;基质由于一次性投入较高,从一茬作物的产量看未见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基质可反复使用多次,并有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这项技术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替代技术在后茬作物上仍表现良好效果。黄瓜长势受到明显影响。株高在各个处理间差异很大,对照最低,仅为55.4cm,威百亩35g/m~2处理的最高,达85.2cm。这一结果与前茬作物是一致的。 土壤消毒剂显着影响土壤的化学性质,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及土壤pH值发生了变化。甲基溴处理和威百亩52.5g/m~2使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增高;太阳能消毒、硫酰氟25g/m~2-50g/m~2硝态氮较高,各个处理pH值均较对照低;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不受影响。 通过试验表明,威百亩和硫酸氟是有效的甲基澳替代品,太阳能消毒结合生物防治剂和基质栽培则效果较差。 硫酸氟土壤熏蒸防治土传病害效果好,增产显着,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甲基泥土壤消毒替代品,建议用量259/m2:威百亩也是一种良好的替代品,建议用量35g/m\太阳能消毒结合生物防治剂效果不够好,需要继续研究改进其应用技术:基质栽培防治土传病害效果好,但需要研究合适的配方,改进使用技术。

乔康[2]2013年在《1,3-D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及其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国,因长期连作种植导致以根结线虫为代表的土传病虫害发生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的发展。实践证明,使用甲基溴熏蒸处理土壤是防治土传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但因其破坏臭氧层,亟须寻找新的替代药剂。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大力研究甲基溴的替代品,并发现1,3-D(1,3-二氯丙烯)不仅具有良好的杀线虫活力,而且对某些土传病原菌和杂草也具有一定的防效,同时对蔬菜还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甲基溴替代品。目前1,3-D已在国外推广应用,但该化合物作为农药在我国尚未获得登记。针对我国农业的特点、经济水平、农药的使用和管理等要求,1,3-D可否作为甲基溴替代品在国内获得登记并应用,仍需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验证试验,评价1,3-D对南方根结线虫、土传病原菌和杂草的生物活性,明确其在我国保护地蔬菜上实际应用的效果和价值。同时,通过传统分析方法研究1,3-D对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的影响,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T-RFLP)和最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Roche454GS FLX+)探讨1,3-D对细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支撑其在我国作为甲基溴替代药剂获得农药登记,并为其在设施蔬菜上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克服土壤连作障碍和保障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触杀法测定了1,3-D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表明1,3-D对南方根结线虫的LC50和LC90分别为1.20和3.74mg/L。采用美国农业部杂草种子处理方法研究了1,3-D对多种杂草种子的剂量-响应关系,发现杂草种子对1,3-D敏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马唐>牛筋>稗草>反枝苋,其LC90在14.23-73.59mg/kg之间。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了1,3-D对辣椒疫霉病菌、草莓枯萎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明确1,3-D对辣椒疫霉病菌和草莓枯萎病菌的LC50分别为0.24和1.55g/m2,辣椒疫霉病菌对1,3-D最为敏感,草莓枯萎病菌对1,3-D最不敏感,其他种类病原菌对1,3-D则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敏感性。2.通过分别在温室大棚番茄和黄瓜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1,3-D(90、120和180L/ha)对南方根结线虫、杂草和土传病害病原菌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1,3-D施用后能够有效抑制根结线虫侵染和种群数量,降低根结指数,减少土传病害发生率,还有显着地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植株活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并且1,3-D中、高剂量熏蒸处理小区在除杂草防治以外的其他各种防治指标上均达到甚至超过甲基溴处理小区,尤其在作物产量上1,3-D处理与甲基溴处理之间无显着性差异。3.采用传统方法研究1,3-D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3-D熏蒸土壤后,各处理浓度对土壤可培养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影响表现为抑制-激活再逐渐恢复作用,最后各处理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1,3-D熏蒸土壤后,各浓度处理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与FDA水解酶等6种主要土壤酶的影响,在处理开始时均表现为激活或抑制作用,然后逐渐恢复,最后各处理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4. T-RFLP分析结果表明,1,3-D熏蒸土壤后,在不同采样时期存在23个主要的长度片段,1,3-D施用之后不同时间对不同细菌种群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从3个不同取样时期可以看出,一开始5WAT,1,3-D对各种细菌种群主要呈现抑制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在10WAT各种细菌种群开始慢慢恢复,并且对有些种群刺激作用比较明显;而在15WAT,处理组菌群与对照组菌群之间并无显着性差异。T-RFLP结果证明了1,3-D与其他甲基溴替代药剂相比,其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相对比较短暂。5.本研究首次将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熏蒸土壤的研究,明确了1,3-D熏蒸处理设施蔬菜连作土壤后对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全面揭示了熏蒸土样中的微生物组成及丰度。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是样品中主要门类。细菌种群多样性在施药前期受到一定抑制,然而在熏蒸中后期各处理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甚至还表现出刺激生长的趋势,熏蒸土样的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均高于对照土样,这表明1,3-D熏蒸土壤对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只有短暂影响,并且1,3-D熏蒸处理能够刺激某些细菌种群的增殖。

汪洋[3]2015年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及其对番茄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以设施蔬菜为代表的设施农业的生产发展日益专业化和规模化,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国。但随着设施蔬菜的发展,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也是日益突出,尤其是以根结线虫病为主的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严重限制了可持续设施蔬菜的发展。通过实践证明,用土壤熏蒸剂甲基溴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治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但因甲基溴能够破坏臭氧层,现已被禁止使用,亟须寻找新的替代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防治潜力,本研究拟通过毒力测定、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评价甲维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明确其在我国保护地蔬菜上实际应用的效果和价值,为其在保护地蔬菜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克服土壤连作障碍和保障保护地蔬菜的可持续生产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采用直接触杀法测定了甲维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甲维盐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LC50和LC90分别为3.59和18.20 mg/L,具有作为杀线剂的应用潜力。2.通过在温室盆栽和大田番茄上进行药效试验,证明甲维盐对南方根结线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甲维盐施用后能够有效抑制根结线虫侵染和种群数量,降低根结指数,显着地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植株活力和增加作物产量。

陈国康[4]2005年在《甲基溴替代技术条件下温室土壤生物群落特征及地下食物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基于中国-意大利环境合作项目青州试点2002~2003年开展的实验工作,重点对甲基溴替代技术条件下温室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及食物网特征等加以分析和比较。文章围绕(1)土壤消毒措施对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4种土栖真菌、螨类及弹尾目的扰动作用,(2)作为甲基溴替代技术之一的番茄抗性砧木SIS-1(Lycopersicon lycopersicum×Lhirsutum)在抗土传病害的同时对根围上述几项生物特征的影响,(3)温室土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构成特征、两番茄品种间的食物网比较、面向有机体模型、食物网的时间变异及对土壤消毒措施的响应,等层面逐步阐述,目的在于探讨温室土壤生物群落及其构成的食物网对土壤消毒措施、番茄抗性砧木的响应机制。研究得主要结果如下: 同对照和太阳能+生防制剂处理相比,甲基溴和威百亩等4个化学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P<0.05)。包括太阳能+生防制剂处理的5个土壤消毒措施降低了土壤微生物、4种土栖真菌(镰刀菌、疫霉菌、腐霉菌和木霉菌)和螨类的数量水平,螨类群落物种数、多样性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螨类群落中的弱势类群对土壤消毒措施反应更为敏感,但从较长期的尺度看,消毒措施则明显降低了优势类群的数量,因而对螨类群落数量动态表现为“削峰”作用,并且提高了螨类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聚类分析也印证了土壤消毒对螨类群落的重要影响。该温室土壤弹尾目在番茄整个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数量水平,受消毒处理波及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消毒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它直接改变了土壤某些矿质营养的供给形式,从而间接影响了微生物及更高营养级的食微动物、捕食性动物的群落特征。 与感病的毛粉品种(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相比,番茄抗性砧木具有综合控制根结线虫病、立枯病、猝倒病及蕨叶病毒病的显着效果,有效降低了幼苗死亡率及收获期根结线虫的为害(P<0.05)。抗性砧木抑制了根围4种真菌的种群增长,降低了土壤螨类及弹尾目数量,也表现出同于消毒处理对螨类数量波动的“削峰”作用、对维持弹尾目种群的稳定性上。但与土壤消毒措施不同的是,抗性砧木作为一种生物处理防病措施,显着提高了螨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度水平(P<0.05),促使了群落结构随时间发生明显的更替,在番茄生长期时间尺度上促成了螨类群落构成的多样化及物种分布的均匀性。 划分生物营养类群并将其数量转换为生物量,有助于更清楚地其在食物网的功能和地位。该温室番茄根围食物网是以细菌为基础的食物网,微生物、原生动物占据了土壤食物网的绝大部分,是金字塔“塔基”,其次为螨类、线虫和弹尾目,组成了“塔尖”。土壤食物网是地下C循环的必须途径,面向生物有机体模型(也称食物网模型)的建立,帮助我们了解了土壤有机C经由食物网流动循环的途径和方向,认识了各营养级生物的地位和功能,该食物网模型既定性地赋予了其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又定量地给各功能成分赋值,直观地勾勒了各营养功能类群在土壤食物网中的分解、捕食作用。基于食细菌和基于食真菌的2条分解食物链路径构成了该温室土壤腐屑食物链,前者包括细菌、原生动物、食细菌线虫,后者包括真菌、食真菌线虫、食真菌螨类、食真菌弹尾目,且前者所含生物量碳明显高于后者。3类捕食关系组成了该温室土壤捕食食物链:其一,植物(番茄)活根-食植物线虫-捕食性线虫-捕食性螨类;其二,食真菌线虫-捕食性线虫-捕食性螨类;其叁,食真菌螨类/食真菌弹尾目/捕食性线虫-捕食性螨类捕食。

姬小雪[5]2014年在《Telone C-35防治番茄田根结线虫和杂草的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国,随着设施蔬菜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以根结线虫为主的病虫害发生严重,制约设施蔬菜的可持续性发展。实践证明,使用甲基溴对土壤进行熏蒸消毒处理是防治土传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但因其甲基溴破坏臭氧层,亟须寻找新的替代药剂。Telone C-35(有效成分1,3-二氯丙烯+氯化苦)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不仅具有良好的杀线虫活力,而且对某些土传病原菌和杂草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甲基溴替代品。目前Telone C-35已在国外推广使用,但其在我国尚未获得登记,仍需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拟通过毒力测定、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评价Telone C-35对南方根结线虫和杂草的生物活性,明确其在我国保护地蔬菜上实际应用的效果和价值,为支撑其作为甲基溴替代药剂在我国获得登记,并为其在保护地施蔬菜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克服土壤连作障碍和保障保护地蔬菜的可持续生产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采用直接触杀法测定了Telone C-35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表明Telone C-35对南方根结线虫的LC50和LC90分别为4.34和11.09 mg/L;采用USDA推荐的杂草种子处理方法开展了Telone C-35对几种常见杂草种子的剂量-响应关系研究,发现杂草种子对Telone C-35敏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马唐>牛筋>马齿苋>繁缕,其LC90在20.83-77.40 mg/kg之间。2.通过在温室盆栽和大田番茄上进行药效试验,证明Telone C-35对南方根结线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Telone C-35施用后能够有效抑制根结线虫侵染和种群数量,降低根结指数,显着地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植株活力和增加作物产量,并且Telone C-35中、高剂量熏蒸处理小区在除杂草防治以外的其他各种防治指标上均达到甚至超过甲基溴处理小区,尤其在作物产量上Telone C-35处理与甲基溴处理之间无显着性差异。

陈云峰[6]2004年在《甲基溴替代技术对番茄根结线虫和土壤自由生活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挑选四种甲基溴替代技术:1)番茄抗性砧木嫁接2)滴灌施用威百亩3)不透膜减少甲基溴和威百亩施用量4)太阳能配合生防制剂消毒,于2002年7月~2003年7月,在山东省青州市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实验共设置太阳能+生防制剂(SS+BCA)、甲基溴(MB)、甲基溴+VIF膜(MB+VIF)、威百亩(MS)、威百亩+VIF膜(MS+VIF)五个处理,每个处理小区毛粉番茄和嫁接毛粉番茄各种一半。通过测定番茄根围土壤中根结线虫密度及其所致根结线虫病病情指数、自由生活线虫密度和微生物生物量碳,了解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对根结线虫和自由生活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试验中共分离出小杆目、垫刃目、滑刃目、矛线目、单宫目等5目13科11属的线虫。按食性划分为四个营养类群: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食植物线虫、杂食/捕食性线虫。 2.调查番茄根结线虫病情指数、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数量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密度在5、6月份达到高峰。对照小区中嫁接毛粉番茄病情指数为15.1,远低于毛粉番茄的80.1,表明抗性砧木能有效控制根结线虫病。化学消毒处理也能降根结线虫病情指数,毛粉番茄根接线虫病情指数平均为39.9,嫁接毛粉番茄平均为2.4,均低于对照。太阳能小区在五个处理小区中病情指数最高,毛粉番茄为65.8嫁接毛粉番茄为7.1。二龄幼虫占线虫总量的比例与小杆科、头叶科、矛线科线虫比例呈负相关,毛粉番茄中相关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7、-0.52、-0.61,嫁接毛粉番茄平均值为-0.79、-0.56、-0.61。 3.调查番茄根围线虫营养类群密度结果表明:抗性砧木能有効降低番茄根围土壤中食真菌线虫、食植物线虫密度。嫁接毛粉番茄根围土壤中食真菌线虫密度为3.9条/100ml土,食植物线虫密度为128.9条/100ml土,低于毛粉番茄8.0条/100ml土和183.41条/100ml土。各土壤消毒处理能降低植物线虫密度,其中甲基溴、甲基溴+VIF膜、威百亩、威百亩+VIF膜消毒处理效果接近但与太阳能处理之间差异显着。 4.分析线虫群落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抗性砧木能提高线虫群落丰富度,降低均匀度。嫁接毛粉番茄根围土壤线虫群落丰富度指数为0.55,均匀度指数为0.73,毛粉番茄丰富度指数为0.51,均匀度指数为0.76。各消毒处理能提高线虫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 5.分析线虫群落成熟度指数,结果表明:嫁接毛粉番茄根围土壤中线虫群落植物寄生线虫群落成熟度指数/自由生活线虫群落成熟度指数(PPI/MI)值为2.74,低于毛粉番茄的11.51。土壤消毒处理后线虫群落PPI/MI值均低于对照,且彼此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 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2002年10月、2003年1月最低,各消毒处理能降低番茄根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加速土壤微生物的循环。

杨杭[7]2004年在《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对温室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研究了两个番茄品种(当地栽培品种毛粉和嫁接毛粉,嫁接毛粉是由毛粉与抗性砧木嫁接而成)和五种土壤消毒处理措施(甲基溴、甲基溴+VIF、威百亩、威百亩+VIF、太阳能处理)对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实验地点设在山东青州市,从2002年7月到2003年7月为期一年。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分析处理前土壤原生动物叁大类群数量可知:2003年7月土壤原生动物总数为15.11×10~6个/克土。其中土壤鞭毛虫5.44×10~6个/克土,占总数的36.00%;肉足虫7.49×10~6个/克土,占总数的49.57%;纤毛虫2.09×10~6个/克土,占总数的14.43%。土壤中鞭毛虫和肉足虫数量较高,占的比例较高,是土壤原生动物的优势类群。 2.嫁接毛粉能显着提高鞭毛虫和肉足虫的数量。番茄幼苗期,嫁接毛粉对土壤原生动物没有显着性影响;此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嫁接毛粉开始对鞭毛虫的数量以及肉足虫的数量有显着性影响;番茄生长后期,番茄品种对土壤原生动物没有显着性影响。而番茄品种对纤毛虫的影响只在番茄的盛果期(2、4月份)有显着性差异。因此我们也可以推知番茄品种对土壤原生动物的优势类群的影响要大于劣势类群。 3.所选择的五种土壤消毒措施均对土壤原生动物数量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甲基溴比威百亩能更大强度、更长时间抑制肉足虫的数量,而不透膜与甲基溴和威百亩配合使用,能大大加强二者对鞭毛虫的抑制作用。纤毛虫在土壤消毒后,数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然后迅速反弹,其数量超出了对照水平。 4.番茄品种并没有显着改变土壤原生动物叁大群落在原生动物总数中的比例。不同土壤消毒处理改变了土壤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但是短期内不同处理对土壤鞭毛虫和肉足虫所占百分比的影响是一致的:即五种处理均降低了土壤鞭毛虫的百分比,增加了土壤肉足虫的百分比。 5.土壤原生动物与氮(主要是指氨态氮、碱解氮和硝态氮)有显着的相关性,说明土壤原生动物在土壤N的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李明社[8]2006年在《生物熏蒸和热水消毒法替代甲基溴用于植物土传病害治理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棉纱缸生物熏蒸试验装置中测定了芸薹属植物甘蓝(Brassica oleracea)组织在施用量为3.5kg/m2时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立枯病菌、番茄黄萎病菌、茄根腐疫霉病菌、菌核病菌、辣椒猝倒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等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32℃下熏蒸处理6天后对上述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1.3%、66.4%、60.5%、60.8%、60.5%、67.2%、38.7%、17.4%和41.6%;在3.5kg/m2的甘蓝施用量下熏蒸黄瓜枯萎病菌,对其产孢萌发率和菌丝生长抑制明显,萌发率仅为8.4%,菌丝干重降低了83.1%。用芸薹属不同种植物组织作为熏蒸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添加不同物质后对供试病原菌和根结线虫的熏蒸结果表明,芥菜(B. juncea)、芥菜疙瘩(B.napobrassica)和雪里蕻(B. juncea varmulticeps)比甘蓝作为熏蒸材料的防效均高,添加碳酸钙和麦麸后效果更明显,温度为32℃以上熏蒸效果较佳;田间处理对番茄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病防效明显,其中芥菜中添加麦麸熏蒸效果最好,防效分别达到68.2%和59.3%。热水消毒土壤防治根结线虫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土壤中番茄根结线虫的数量被有效控制在50条/100g土以下,灭杀效果达到81.1%,在番茄不同生长期相对防效均达到60%以上;而且经热水处理后土壤中微生物群体总数和菌落种类发生变化,从移栽期到拔株期,B/F值和A/F值比对照明显增高。

乔康, 姬小雪, 董飒, 王开运[9]2012年在《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甲基溴(methyl bromide)作为一种臭氧层消耗物质,将于2015年在发展中国家淘汰。因此,寻找甲基溴替代品势在必行。1,3-二氯丙烯(1,3-dichloropropene)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甲基溴替代物。本文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和大田验证试验,研究了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防治南方根结线虫、杂草种子和土传病害病菌的效果,分析其在我国保护地蔬菜上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直接触杀法测定了1,3-二氯丙烯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结果表明,1,3-二氯丙烯对南方根结线虫的LC_(50)和LC_(90)分别为1.20mg/L和3.74mg/L。采用美国农业部杂草种子处理方法研究了1,3-二氯丙烯对多种杂草种子的剂量-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杂草种子对1,3-二氯丙烯敏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马唐>牛筋>稗草>反枝苋,其LC_(50)在14.23~73.59mg/kg。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了1,3-二氯丙烯对辣椒疫霉病菌、草莓枯萎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3-二氯丙烯对辣椒疫霉病菌和草莓枯萎病菌的LC_(50)分别为0.24g/m~2和1.55g/m~2,1,3-二氯丙烯熏蒸对辣椒疫霉病菌最为敏感,其他种类病原菌则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敏感性。分别在温室大棚番茄、黄瓜、大姜作物上进行大田试验来验证1,3-二氯丙烯(90L/hm~2、120L/hm~2和180L/hm~2)对南方根结线虫、杂草和土传病害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3-二氯丙烯施用后能够明显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植株活力,有效抑制根结线虫侵染和种群数量,降低根结指数,减少土传病害发生率,增加作物产量。并且中高剂量的1,3-二氯丙烯熏蒸处理在除杂草防治以外的各种防治指标上达到甚至超过甲基溴处理的防治水平,在作物产量上与甲基溴处理之间无显着性差异。总之,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防治蔬菜根结线虫效果良好,并可控制一些土传病害发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甲基溴替代物。但是,1,3-二氯丙烯对杂草的防治效果一般。因此,建议将1,3-二氯丙烯与其他化学替代品或非化学替代技术结合使用,以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曹志平, 陈国康, 郑长英, 陈云峰, 杨杭[10]2004年在《五种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实验在山东省青州市示范点种植番茄的4个温室中进行,以筛选出符合中国生产条件的,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可行的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实验选择了5种不同的甲基溴替代技术:甲基溴+不透气膜(MB+VIF);威百亩(MS);威百亩+不透气膜(MS+VIF);太阳能+生防制剂(SS+BCA);番茄抗性砧木(SIS-1,Lycopersiconlycopersicum×L.hirsutum)。通过追踪测定土壤消毒效果、移栽后的幼苗死亡率、番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以及田间根结线虫病害发生,对上述5种替代技术进行综合评价。2002~2003年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从意大利引进的番茄抗性砧木(SIS-1)与本地品种嫁接是一种成功的甲基溴替代技术;威百亩作为一种甲基溴的替代技术是成功的;不透气膜(VIF)作为一种减少甲基溴施用量的过度性替代技术也是可行的;太阳能消毒加生防制剂不能成为一种可行的甲基溴替代技术。

参考文献:

[1]. 保护地番茄甲基溴替代技术研究[D]. 褚世海.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2]. 1,3-D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及其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D]. 乔康. 山东农业大学. 2013

[3].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及其对番茄产量的影响[D]. 汪洋. 山东农业大学. 2015

[4]. 甲基溴替代技术条件下温室土壤生物群落特征及地下食物网研究[D]. 陈国康.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5]. Telone C-35防治番茄田根结线虫和杂草的效果评价[D]. 姬小雪. 山东农业大学. 2014

[6]. 甲基溴替代技术对番茄根结线虫和土壤自由生活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D]. 陈云峰.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7]. 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对温室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D]. 杨杭.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8]. 生物熏蒸和热水消毒法替代甲基溴用于植物土传病害治理的研究[D]. 李明社. 新疆农业大学. 2006

[9].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评价[C]. 乔康, 姬小雪, 董飒, 王开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10]. 五种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比较研究[J]. 曹志平, 陈国康, 郑长英, 陈云峰, 杨杭.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标签:;  ;  ;  ;  ;  ;  ;  ;  ;  ;  

保护地番茄甲基溴替代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