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友好双喜临门

南京友好双喜临门

一、南京爱德双喜临门(论文文献综述)

彭俊颖[1](2020)在《重写电影史视阈下石挥表导演艺术论》文中提出近几年来,“石挥研究”随着史料的不断发现逐渐成为学术热点。石挥作为中国影剧史上特立独行、才华横溢的天才,不寻常的人生境遇催化了他在艺术上的成长,私营体制下“明星制”和“类型化”的创作环境给予石挥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动力,而在特殊历史语境下,主流审美与话语空间的嬗变让石挥在银幕内外的身影都颇显落寞,但他仍以一种主动转型和向往的新姿态在创作上寻求身份的接纳和认同。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石挥在话剧和电影领域的理论性成果进行梳理,重新阐释得出石挥的表演艺术理论具有“视觉形象化,听觉诗意化”的特点。基于石挥研究的学术空白,本文在重写电影史视阈下重构石挥研究的路径,以电影史观变迁和电影史新论对“石挥研究”的重构为核心研究对象,将“重构”中发现的新问题来探究石挥艺术价值形成与传播的深层原因。第二章题为“从早期中国电影人才的成长看石挥表导演艺术气质形成的基础”,总结出石挥在电影艺术上的成熟与成功离不开少时的苦难经历和剧团多年的磨砺,这些成为他走向上海的资本前提,以此窥探出鲜活的生命体验下影人的心态变化与艺术创造的关系。第三章的写作中笔者借助史料和影像文本,尝试从早期中国电影产业流变与石挥电影创作生态互动这个角度对个人艺术趣味与电影产业导向互动关系史进行梳理和探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论为科学方法,通过系统考察作为演员的石挥与作为导演的石挥在早期中国电影业的卓着表现,分析“石挥表导演”艺术审美系统建立的时代背景、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在史料研读的基础上,从石挥表导演艺术创作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社会性”与“知识分子性”等二元问题的辩证思考出发,从早期中国电影的社会学语境去解读石挥的艺术存在和个体存在,透视石挥在特殊历史语境中的生存境遇。对石挥不同阶段的作品进行结构分析,解读政治体制与电影创作者的互文关系,探究政治与艺术、意识形态与电影审美背后的博弈。

万婷[2](2020)在《法国大歌剧的艺术特性与国际影响 ——以瓦格纳、威尔第的大歌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Grand opera”是诞生于法国的一种严肃歌剧体裁,通常包含四或五幕,偏重于历史题材,角色繁多,追求奢华的舞台效果,剧中常穿插华丽的芭蕾舞场面,通篇配乐、不用念白,也不用清宣叙调,常用大合唱和宏大的乐队效果来营造声势浩大的场面。这一体裁主要流行于十九世纪,在中文语境内通常被译为“大歌剧”或“法国大歌剧”。作为十九世纪上半叶最为风靡的舞台音乐体裁之一,法国大歌剧不仅是当时唯一能与意大利歌剧相抗衡的剧种,还是对其他国家发展本土歌剧起到过积极推动作用的重要体裁。本文旨在对法国大歌剧的国际影响做专题性考察,并以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大歌剧作品为例,剖析不同作曲家援引大歌剧元素时的深层动因和艺术企图,以期能对大歌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做出阐释。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法国大歌剧的形成、发展与传播”,论述大歌剧艺术特性的发展轨迹、它在法国本土的发展、以及在法国以外的传播概况;第二章,“法国大歌剧的国际影响分析”,论述大歌剧的主要艺术特性,这一体裁在传播过程中的异同之处,以及对他国本土歌剧形成的影响;第三章,“法国大歌剧的国际影响案例”,选取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位歌剧作曲家——瓦格纳和威尔第,以他们最具代表性的大歌剧为案例,剖析其接受大歌剧元素的深层动因和艺术效果。

邱春亚[3](2018)在《象征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查阅资料、市场调研等研究发现我国传统的产品蕴含丰富的文化涵义,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当下的产品大多表现为功能、形态、色彩、纹样等无意义的拼凑,且愈演愈烈。前者的产品因文化注入而有灵魂、有鲜活生命力且韵味无穷,后者则单调乏味,无法记忆。如何使当代产品像传统产品一样富有灵魂和生命力是本论文思考的问题。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象征是连接传统文化与产品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选择最具象征代表性的色彩、纹样和造型三方面象征元素探索象征运用于产品设计的方法,以期能够使前人“不自觉”使用象征转化为今人“自觉”使用象征进行产品设计。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象征与产品设计探究;第三章:象征运用于产品设计中的方法探析;第四章:象征在产品设计中的实现;第五章:设计实践;第六章:研究总结与展望。最后得到结论:1.象征文化是一种伴随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文化现象;2.象征普遍出现在传统产品中;3.象征可以作为一种方法用于产品设计;4.探索出简单易用的方法,帮助设计师“自觉的”将象征用于当下产品设计;5.具有文化涵义的产品帮助跨越一般产品与艺术品的界线,具有很高的附加性。

张学祥[4](2015)在《詹姆斯·鲍德温之宗教思想与其创作研究》文中认为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与理查德·赖特和拉尔夫·艾立森齐名的重量级作家。相较于其在国外引起的强烈轰动,国内的相关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充其量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而言,国内外对鲍德温的个案研究有余而总体把握不足,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运用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境遇伦理学、女性主义、神话原型批评、主题学等方法将鲍德温的杂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全部体裁纳入观照视野,旨在立体呈现其宗教思想的解放神学本质以及宗教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鲍德温的宗教思想具有多元化特征,刻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鲜明烙印,浸透着非洲传统宗教的因子和黑人音乐的律动。鲍德温的宗教心路历程经历了敬畏、逃离、改写与超越等自由选择的动态过程,在表达种族和谐、性别平等和性爱自由等人文关怀的同时昭示了以黑人为代表的人生境遇之荒诞的悖论常态。鲍德温的宗教思想因其浓厚的生命哲学诉求而被赋以普世价值,而贯穿始终的传统黑人文化质素则为其提供了书写族裔心声的有效语境,彰显另类道德家的“双重意识”和社会化矛盾心理。其次,鲍德温宗教思想之本质是以世俗救赎为旨归的解放神学,浸透着艰辛而执着的人文关怀,是宗教理性与世俗理性的高度统一。其宗教理想国既没有完全偏离基督之爱而陷入尼采般的宗教虚无主义,也没有原教旨主义般的迷狂,而是对基督教所做的实用性解构与重建,表现出普遍的生命哲学诉求。一方面,鲍德温摒弃了传统宗教扼杀人性的残酷神学理性,颠覆了其异化本质,力求将之转化为一种建设性的解放力量。由是,他将上帝之爱由天国指向人间,强调人在世俗当下的最高利益和人性本真的自由释放,对传统宗教伦理阈限内的越轨行为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关怀。该宗教包容性因超越时代,挑衅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底线而显得离经叛道,曲高和寡。另一方面,他汲取了传统基督教的合理内核,以之审视种伦理、家庭伦理和宗教伦理,痛斥种族主义的罪恶,树立起客观的种族自我批判意识;批判家庭伦理的背离之破坏性,强调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黑人于种族困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保障;讽刺基督徒对上帝之道的亵渎,呼吁对基督之爱原初本意的理性回归。鲍德温在对基督教批判与回归的反复中表现出的宗教悖论,有力地证明了其宗教思想的分裂性,并由此诠释人因其在强大异己力量面前的局限性所导致的生存境遇之荒诞。再次,鲍德温的宗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乃其文学灵感的源头活水。两者间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为鲍德温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宗教表征,又见诸于内化了的文艺思想,由表及里,贯穿始终,成为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鲍德温文学无论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来看,均与基督教《圣经》表现出明显的“互文性”。一方面,遍布作品中的典型圣经意象、以圣经原型命名的主人公和作品标题的浓厚宗教意蕴充分说明宗教意识是鲍德温文学的灵魂。不过,这些宗教表征的重现绝非不知变通的生搬硬套,而是经过缜密的现实理性过滤后的创造性艺术再现,成为作者洞察幽微,追问人生真谛的个性化文学修辞手段,因而也是鲍德温文学编码与解码的关键切入点。另一方面,鲍德温对基督之爱的辩证吸收和实用性改造成就了其旨在揭示内在真相的“求真”文艺观,表现出一位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意识。同时,鲍德温在宗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困惑中不自觉地转向基督教《圣经》的儿童观念,多角度阐释了儿童的正能量,其价值取向与叙事模式均实现了“叛逆性的超越”,见证了一位饱经沧桑的孤独行者对人性初始状态的回归与渴望。由是观之,宗教思想是探幽鲍德温其人其作的“阿里阿德涅之红线”。因此,本文对于揭示鲍德温宗教思想的生命哲学诉求,从根源上彰显其文学的终极人文关怀无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许峰[5](2012)在《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文中指出开埠是上海现代性的开端,正是在开埠以后,菜(市)场、跑马场(跑马厅)、公园等传入到上海,而棚户区也是在此时逐渐出现。开埠后各种新型空间的生产,实际上表征着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的生产。有形的菜场在租界、华界内逐一设立,带动了规范、秩序、市场、契约、卫生、人道、法治、公益等无形的西方现代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渗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规训、培养的作用,而国人接受菜市场的过程也就是国人逐渐接受“现代”城市生活规范的过程。跑马厅这一空间的开创,本意是西人出于自身锻炼与娱乐的需要,但在无形之中成为西方向中国展示现代体育文明发展成果的橱窗和传播现代体育精神的温床;而国人从四面八方围聚到跑马厅、追捧春秋大跑马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国人接受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意识熏陶,认同西方先进文化植入的过程。不过,跑马厅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竞技场,还是西人耀武扬威的处所,华洋之间政治角力的漩涡中心以及不折不扣的名利场。外滩公园、虹口花园、顾家宅公园、兆丰公园等西式公园相继落成并向外国侨民及一小部分高等华人开放,在潜移默化之中促成了上海市民公共意识的觉醒及现代民主精神的勃发。以申园、张园(味莼园)、愚园、徐园、半淞园等为代表的亦公亦私的经营性私园的出现,标志着上海的传统园林建筑从封闭的私家园林向开放的经营性私园过渡,标志着从“私有”到“公享”的转变。而作为翘楚的张园,集公园、游乐场、会展中心、名利场、风月场以及政治漩涡中心于一身,清末民初之际上海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张园身上得到充分地展现。开埠以后的上海吸引了大批来自苏北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到此谋生。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江北贱民”与被遗弃的“下只角”,这是苏北人及其聚居地闸北在晚清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形象,上海社会长期存在却在有意忽略、回避对于“苏北人”和“闸北”的地域歧视问题。实际上,苏北人自强不息,并非只是胸无点墨的“大老粗”,但是,对于闸北作为蛮荒之地及苏北籍产业工人作为化外之民的负面形象改造,一直要到2006年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的落成才初见成效。大宁国际在闸北的落户,一方面是在改变着闸北在上海人心目中一直以来作为贫民窟、“下只角”的负面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在这片一直以来是以劳动为美的工人区中播种下、催生出以休闲为美的中产阶级意识。中产阶级意识崛起在闸北,这一新型都市文化的产生,意味着上海正从传统的生产型社会逐步朝消费型、休闲型社会过渡。显而易见,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有一条明显的主线,一条关于“现代性”的主线,即上海不断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乡土向摩登转型。但是这种过渡和转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纵观三角地菜场、跑马厅、张园、蕃瓜弄和大宁国际这几处在上海赫赫有名的空间,尽管属性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出现或者说生产却不约而同地折射出上海在开埠以后,中西杂糅、新旧交织、美丑并存、正负相随的独特城市风貌或者说是“地方性知识”。比如,菜场的产生既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性又充满了浓厚的商业色彩,同时还打上了鲜明的政治干预烙印。跑马厅既是强身健体的竞技场同时又是敲骨吸髓销金窟,并且还是华洋冲突的政治漩涡中心以及斗富炫异的名利场。而作为“全国人之聚点”的张园不仅和跑马厅一样身兼多职,而且更加是以一种亦私亦公、不伦不类的形态出现。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代行了公园的职能,而且甚至比那些“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侨民公园更富于平等、公共、契约等的现代精神,也更像是“公”园。至于蕃瓜弄和大宁国际就更耐人寻味了。偏偏是在“不夜城”中,在“霓虹灯”下,大片的棚户区一望无际,大批的苏北人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而那座金碧辉煌,以休闲为天职的大宁国际不仅不是坐落在南京路、淮海路等沪上知名的温柔富贵乡,反而是诞生在闸北这个上海有名的“下只角”和苏北人的聚居地,并且不偏不倚,就在大宁国际的正东面就是“上工新村”——上海产业工人的样板居住区。一个是中产阶级的乐土,一个是劳动者的家园;一个以休闲、娱乐为特征,一个以“劳动光荣”、“劳工神圣”为标志。无论是哪一处空间,无一不是矛盾重重、张力重重,正是在多重力量的相互碰撞、共同作用下,终于,上海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呈现出一种中西杂糅、新旧交织、美丑并存、正负相随的独特发展态势。尽管这条充满“上海特色”的发展道路是如此曲折,但主线依然十分清晰:随着菜场、跑马场、公园、生活中心等空间在上海的呱呱坠地,秩序意识、卫生观念、契约精神、公共意识、言论自由、体育精神、休闲观念等种种西方先进理念也逐渐植入、勃发,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着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其结果不仅是上海民众的物质生活日趋现代,更重要的是上海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上海的城市氛围日趋现代。这四处空间的生产过程都殊途同归地反映出开埠以后的上海正不断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乡土向摩登转型。百年上海,百年中国。

梁智勋[6](2011)在《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文中研究指明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论文由九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包括正文的八章。绪论的主要内容是:论文选题的意义、相关研究动态、论文的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正文的八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章至第六章是论述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表现;第七章与第八章是分析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文化特点及主题共性。这一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和创新点,即进行了前人没有做的综合研究和理论探讨。论文选题的意义有六点:1.有助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有助于博物馆的建设;3.有助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生产;4.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5.有助于提高和美化群众生活;6.有助于推动工艺美术研究。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民族学实地调查法、跨文化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综合研究法。论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论述了工艺美术在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具体表现和应用。第一章介绍特殊服装、鞋、服装上的织锦和刺绣、服装面料上的工艺美术。第二章介绍少数民族的首饰与帽子。第三章介绍饮食文化中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在餐饮具上。第四章介绍世俗建筑中的工艺美术,重点是民居、宫殿、官署、园林和公共建筑。第五章介绍宗教文化中的工艺美术,重点是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寺庙、塔建筑,还有伊斯兰教的陵墓和萨满教的服饰。第六章介绍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工艺美术,包括文娱活动中的乐器、家庭日用箱柜、着名的刀具、社会交往中的绣球、出行用的挎包等。第七章综合分析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这些特点是:1.实用性突出;2.民族特点鲜明;3.制作材料多样;4.传承历史悠久;5.文物价值宝贵。第八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工艺美术的主题共性。首先分析汉族传统工艺美术的主题思想,其次分析中国人吉祥文化的具体表现,第三是研究中国普遍存在的“福”文化现象,最后综合得出结论,即中华民族工艺美术的共同主题是追求幸福吉祥的生活。整篇论文所列举的工艺美术品涉及到中国56个民族,基本上包括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精华。除建筑物之外,所列的各项工艺美术品,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传承的东西,体现出厚今薄古的原则,以及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贡献绵薄之力的愿望。

许丽青[7](2010)在《钱钟书与英国文学》文中指出本文题名为“钱钟书与英国文学”,主要还是一种“钱钟书研究”,并且区别于以往国内“钱钟书研究”的模式,试图在英国文学的背景和参照下对钱钟书的创作、学术和文人精神做一种新的相对全面一些的考察。钱钟书是40年代中国文坛上升起的一颗新星,也是兼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一位名家,其创作和学术成就早在上个世纪就引起学界的重视。钱钟书的创作、学术都呈现出一种中西学的兼收并蓄,原因在于他出身于一个传统的学者家庭,国学上亦有家学渊源;正是幼年的文学熏陶,使得他具备了更为敏感的文学感悟力和更为包容的接纳心态。林译小说所激起的兴趣,让钱钟书选择了英国文学作为自己在清华和牛津的专修学业,这六年的修习对于钱钟书的创作和学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从钱钟书作为一个英国文学专业出身的学者角度而言,他与英国文学、乃至西方文学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研究他的创作与学术是不能撇开英国文学和西方其他国别文学的。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即序论、正文一至四章、结语和附录。各部分之间互相关联照应,但也各具体系性和自足性。本文篇章安排和各章主要内容大致如下:序论部分,一方面是对本论题相关研究成果和问题的综述,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对选题角度和方法论上的阐述。英国文学,对于钱钟书而言是一种可能的影响,更是一种有效的参照背景。本文第一章,有意将钱钟书的人生经历中有关英国文学研习的一段独立成章,目的即在于从钱钟书这段时间与英国文学的实际深入接触中去勘察他对英国文学的接收、消化和转化。此部分主要结合他所修习的相关课程、撰写的相关论文进行阐述。第二章,主要是针对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与英国文学的相关作品进行的一种比照分析。这部分涉及到的英国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钱钟书已有接触和阅读的,有一部分作品还是他深入细致分析过的。本章中的中英文学比照分析,主要从作品设置的空间格局、中心人物的群体特性、喜剧精神、对话艺术与修辞潜能五个层面展开。钱钟书在很多文学问题上常能找到一条贯通中西的通道,所以,第三节则尝试对中英文学两种外源之于钱钟书的关系试做一种打通式的理解。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钱钟书的文学批评与英国文学批评的关系,他的文学批评呈现出对英国文学理论的一种更为直接的借鉴和参照关系。钱钟书一直很关注西方学界动态,对英国文学理论也有引介和评述,并且在实际的学术批评中也有借鉴英国文学理论,这主要以诗歌理论为主,又以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20世纪I.A.瑞恰慈、T.S.艾略特的诗学理论为重点。第四章则跳开文学与学术文本层面的考察,回到钱钟书的现实人生,对他的文人精神做一种中英参照式的审视。首先是对中英文人精神传统的一种考察,其次的个案比较分析中主要选择了钱钟书关注比较多且与他个性气质比较接近的两位现代英国作家:A.L.赫胥黎和T.S.艾略特。

刘欣[8](2009)在《论中国现代改译剧》文中认为在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历史中,伴随着外国戏剧的译介,出现了大量的改译剧。大体说来,改译剧有三个高潮,即文明戏时期、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改译剧在现代话剧剧本创作中起到过重要的示范作用,它所承载的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西方的启蒙思想给当时封闭沉闷的社会带来新的气息,它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方面做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但长久以来,戏剧界都存在着轻改译重创作的倾向,对改译这一重要的戏剧现象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虽然现在改译已经不是译介外国戏剧方式的主流了,但在当前情况下,它对我们如何更好地译介外国戏剧还是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的。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介绍改译剧的发展背景及概况。文明戏时期的改译,是在传统文学处于中心地位的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主要有春柳派改译的日本新派剧、莎剧改译剧和文人的改译剧。二十年代的改译,在翻译文学占据中心地位的文化背景下,兴起了上海戏剧协社、复旦剧社、南开新剧团等爱美剧社团的改译剧。三四十年代的改译分两部分,一是左翼文学的文艺大众化时期,有左翼改译剧、河北定县农村戏剧实验中的改译剧和中国旅行剧团等职业剧团的改译剧;二是抗战时期文学的民族化形势下,掀起了抗战初期及大后方的改译剧和上海孤岛、沦陷时期的改译剧的热潮。第二章讨论了改译剧的文本选择。首先是主流意识形态对改译剧文本选择的影响,论述中国近现代社会救亡图存、思想启蒙两大主流意识形态对改译剧文本选择的操控。另一方面是主流诗学对改译剧文本选择的影响,分别分析了文明戏时期和现代话剧时期,浪漫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主潮对改译剧文本选择的制约,以及对当时戏剧创作的推动。第三章研究改译剧的改译策略,基本分为三种策略方法:一是民族化的改译,这种改译对原作的改动幅度较大,完全本土化了;二是基本忠实于原着的改译,这种改译保留了原着的基本面貌,人名、地名中国化,改动的幅度较小;第三种为精神上中国化的改译,这种改译保持了原着的洋装洋貌。本章通过对这三类改译文本在内容、形式、风格方面的改动的具体分析,分别论述了采用这类改译策略的原因,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王丹[9](2009)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及文化规约》文中认为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和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因为人们对文化背景的差异不了解,由此造成了不少交际上的误会与冲突。能不能正确对待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是能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针对目前跨文化交际论述的一些理论误导,从交际文化学的角度提出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一些重要原则和应该遵循的文化规约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杨红星[10](2009)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1978-200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十字会是世界三大国际性组织之一,与联合国,奥委会齐名。江苏是红十字运动的发祥地,近代以来曾书写辉煌篇章。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江苏红十字会从“文革”的阴霾中逐步复苏并开始走上持续发展之路。复会时期的江苏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先行,宣传工作开路,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更显人道本色。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援非募捐活动中,江苏红十字会成绩显着,描绘了新时期国际救援工作的新画卷。随着省红十字会“四大”的召开,江苏红十字运动阔步跃进。组织机构和组织建设在与社会变迁的互动中逐步健全和完善,为红十字事业的全面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台事服务工作中,江苏红十字会积极应对,以人道情怀为两岸的联系沟通而殚精竭虑,彰显了政府“人道助手”的红十字内涵。青少年工作是红十字事业的“希望工程”,江苏红十字会矢志不渝地着眼于推动青少年运动规范化进程,谱写了富于生机活力的华美诗篇。新世纪的时空下,管理体制的理顺实现了江苏红十字运动的转型。“抗非”工作是转型后面临的第一次重大挑战,向时代和社会昭示了红十字人道主义的巨大力量。而江苏《〈红十字会法〉实施办法》的出台,是《红十字会法》的本土化,也是江苏红十字运动依法建会的里程碑,为其全面可持续发展指出了光明的路径。红十字博爱系列工程是对红十字人道救助活动的经典概括,是红十字会与社会运行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理论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红十字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在构建“博爱系列工程”的同时注重释放社会势能,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的理论纲领。江苏红十字运动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特色”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中,江苏以其特色独具的风采彰显了红十字人道主义的力量。在“特色”理论的指引下,江苏红十字运动倚重募捐工作,培育特色文化,打造品牌,“有位?有为”地奔向未来。总之,本文首次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全面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红十字运动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规律,系统探究了事关红十字运动全局的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同时,运用组织社会学、管理学等观点首次对江苏红十字运动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做了基本剖析,对红十字会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历史过往与现实情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度理论思考。对于深化红十字运动研究、拓展社会加速转型背景下社团史和慈善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南京爱德双喜临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爱德双喜临门(论文提纲范文)

(1)重写电影史视阈下石挥表导演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石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 作为“话剧皇帝”的“石挥研究”
        1.1.1 石挥话剧生涯:现代中国话剧艺术实践的杰出代表
        1.1.2 石挥的话剧表演理论:话剧艺术“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典范
    1.2 作为电影史现象的“石挥研究”
        1.2.1 成功跨界:“由根起”是理论支撑
        1.2.2 “中国范式”的表演美学:视觉形象化和听觉诗意化
    1.3 “重写电影史”语境的建构与“石挥研究”的路径重构
        1.3.1 “重写电影史”的学术史意义:焕新“个案”丰富叙述
        1.3.2 “石挥研究”的路径重构:人才成长—产业流变—语境迁徙
第2章 从早期中国电影人才的成长看石挥表导演艺术气质形成的基础
    2. 1少年时的苦难
        2.1.1 成长环境孕育艺术才能
        2.1.2 坎坷经历奠定艺术气质
    2.2 剧团时期的磨砺
        2.2.1 “北剧”初露锋芒:1935-1940
        2.2.2 “苦干”走向成熟:1941-1946
第3章 从早期中国电影的产业化看石挥表导演艺术观念形成的动力
    3.1 明星制与石挥
        3.1.1 “石派祖师”形成消费景观
        3.1.2 摒弃“明星制”的派生弊端
    3.2 “类型化”与石挥
        3.2.1 “类型”策略守护创作自由
        3.2.2 主动出击创制“类型”经典
第4章 从早期中国电影的社会学语境看石挥表导演艺术风格形成的制约
    4.1 语境与意义
        4.1.1 文化偏移——“边缘化”的创作
        4.1.2 个体主义的“精神流亡”
        4.1.3 语境冲突:石挥的辉煌与悲哀
    4.2 娱乐与教化
        4.2.1 叙事文本的建构:银幕内外的形象互塑
        4.2.2 叙事话语的嬗变
    4.3 “惯性”与改造:
        4.3.1 银幕内外的落寞身影
        4.3.2 《鸡毛信》:从娃娃抓起的主旋律电影
        4.3.3 《天仙配》:戏曲题材的创新
        4.3.4 《雾海夜航》:消逝的背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法国大歌剧的艺术特性与国际影响 ——以瓦格纳、威尔第的大歌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基础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章 法国大歌剧的形成、发展与传播
    第一节 法国大歌剧的形成过程
        一、吕利和拉莫对宏大性和观赏性的偏好
        二、格鲁克对严肃性的强调
        三、既有特性的全面升级:法国大歌剧的正式出现
    第二节 法国大歌剧的本土发展历程
        一、法国大歌剧的黄金时期:1830年代—1850年代
        二、法国大歌剧的转折时期:1850年代—1860年代
        三、法国大歌剧的衰落时期:1860年代—19世纪末
    第三节 法国大歌剧的国际传播
        一、传播概况
        二、表演性传播
        三、创作上的借鉴
第二章 法国大歌剧的国际影响分析
    第一节 法国大歌剧的艺术特性与影响因子
        一、长大的篇幅和严肃重大的题材
        二、庞大的制作和演出阵容
        三、宏大的乐队编制和合唱队规模
    第二节 法国大歌剧国际传播中的异同
    第三节 法国大歌剧对他国本土歌剧的促进
第三章 法国大歌剧的国际影响案例:瓦格纳与威尔第
    第一节 大歌剧元素在瓦格纳、威尔第创作中的体现
        一、瓦格纳歌剧中的大歌剧元素
        二、威尔第歌剧中的大歌剧元素
    第二节 大歌剧艺术特性与瓦格纳、威尔第歌剧理想的关系
        一、感官性
        二、严肃性
        三、宏大性
    第三节 大歌剧元素的艺术功能分析——以《汤豪舍》和《阿依达》为例
        一、严肃重大的题材:指向崇高精神与复杂人性
        二、壮观的舞台场景:异国情调与历史情结
        三、声势浩大的合唱:凸显内心矛盾、升华戏剧主旨
        四、辉煌的管弦乐队:铺陈戏剧线索、渲染戏剧场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象征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概念界定
        0.1.1 象征概念界定
        0.1.2 产品设计概念界定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2 课题研究背景
        1.2.1 现实背景
        1.2.2 理论背景
        1.2.3 技术背景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目的
        1.3.2 课题研究意义
    1.4 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象征研究现状
        1.4.2 产品设计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框架
    1.7 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2章 象征与产品设计探究
    2.1 象征概述
        2.1.1 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象征概念
        2.1.2 象征文化的时代性
    2.2 产品设计概述
        2.2.1 中国传统产品设计
        2.2.2 产品设计与时代发展
    2.3 已有产品设计中的象征
    2.4 象征如何运用于产品设计的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象征运用于产品设计中的方法探析
    3.1 产品色彩象征因素分析
        3.1.1 传统色彩象征文化
        3.1.2 色彩象征经典案例分析
    3.2 产品纹样象征因素分析
        3.2.1 产品纹样象征文化
        3.2.2 纹样象征经典案例分析
    3.3 产品造型象征因素分析
        3.3.1 产品造型象征文化
        3.3.2 造型象征经典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象征在产品设计中的实现
    4.1 产品设计过程与象征
        4.1.1 产品设计过程
        4.1.2 象征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导入
    4.2 象征在产品设计中的实现方法
        4.2.1 色彩象征的实现方法
        4.2.2 纹样象征的实现方法
        4.2.3 造型象征的实现方法
        4.2.4 综合象征的实现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实践
    5.1 产品设计来源
    5.2 产品设计定位
        5.2.1 目标用户定位
        5.2.2 产品意象定位
        5.2.3 精神需求功能定位
        5.2.4 产品可行性分析
    5.3 导入象征元素
        5.3.1 色彩象征元素
        5.3.2 纹样象征元素
        5.3.3 造型象征元素
    5.4 产品设计方案实现
        5.4.1 草图概念设计
        5.4.2 方案建模
        5.4.3 效果图和三视图展示
        5.4.4 综合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詹姆斯·鲍德温之宗教思想与其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论文思路与框架
        一、论文思路
        二、论文框架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鲍德温宗教思想的多元化特征
    第一节 存在主义特征
        一、存在主义框架内的悲剧意识
        二、存在主义框架内的宗教意识
        三、存在主义框架内的时间意识
    第二节 女性主义特征
        一、走不出教堂藩篱的黑人女性
        二、在教堂之外成长的黑人女性
        三、放弃神职的黑人女性
    第三节 精神分析特征
        一、性爱万能论
        二、父子关系的求索之路
        三、无处不在的梦境
    第四节 音乐质素
        一、布鲁斯的宗教政治文化隐喻
        二、宗教音乐的审美张力
    第五节 黑人宗教因子
        一、黑人宗教的非洲渊源
        二、黑人宗教的解放神学特征
第二章 鲍德温的上帝观及其文学表现
    第一节 白人上帝与黑人上帝
        一、上帝观的演变与多元化
        二、上帝的肤色与种族身份
        三、来世与今生
    第二节 鲍德温对上帝的逃离与回归
        一、鲍德温对上帝的畏惧
        二、鲍德温上帝观之悖论
        三、鲍德温对种族主义上帝的批判
        四、鲍德温对世俗上帝的重建
    第三节 上帝与父亲角色的转换
        一、鲍德温“上帝/父亲”观念的形成
        二、鲍德温“上帝/父亲”观念的演变
        三、鲍德温“上帝/父亲”观念的《圣经》原型及超越
第三章 鲍德温的罪观及其文学表现
    第一节 种族主义之罪
        一、白人种族主义之罪
        二、黑人种族主义之罪
    第二节 基督徒之罪
        一、基督徒的堕落
        二、基督徒的宗教狂热
        三、基督徒的骄傲与冷漠
    第三节 家庭伦理的背离
        一、男性霸权主义
        二、父女乱伦
        三、兄弟伦理的颠覆与重构
第四章 鲍德温的救赎观及其文学表现
    第一节 种族之爱的救赎价值
        一、种族之爱的渊源
        二、种族之爱的救赎价值
        三、种族之爱的悖论
    第二节 家庭的救赎价值
        一、鲍德温的家庭体验
        二、家的救赎价值
        三、家庭凝聚力的典范
    第三节 异/同性之爱的救赎价值
        一、异性之爱的救赎价值
        二、同性之爱的救赎价值
    第四节 悲剧意识的救赎价值
        一、鲍德温苦难意识的宗教渊源
        二、鲍德温的抗争意识
        三、鲍德温的死亡意识
        四、鲍德温的悲剧责任意识
第五章 鲍德温的宗教文艺观
    第一节 艺术家的职责
        一、鲍德温的先知意识
        二、从“黑人问题”到“白人问题”
        三、文艺救赎的悖论
    第二节 鲍德温的求真原则
        一、自传性
        二、孤独求真
        三、他者意识与集体意识
第六章 鲍德温文学的宗教表征
    第一节 《圣经》启示文学
        一、启示文学探源
        二、启示文学特征
    第二节 《圣经》意象的艺术再现
        一、黑暗与光明
        二、颤抖与恐惧
        三、蛇
        四、水
        五、火
    第三节 《圣经》人物的艺术“变形”
        一、先知的艺术再现
        二、天使与使徒的沦落:《圣经》原型的颠覆
        三、义女与女先知的降格:《圣经》原型的庸俗化
    第四节 作品标题的“启示”性
        一、“向苍天呼吁”与“第七日”
        二、“通往伯利恒”与“天堂”
        三、“下一次将是烈火”与“街上无名”
第七章 鲍德温文学的宗教儿童观
    第一节 鲍德温儿童观概述
        一、西方儿童观概述
        二、鲍德温儿童观概述
    第二节 鲍德温儿童观的宗教渊源
    第三节 鲍德温宗教儿童观之文学表现
        一、儿童作为“不在场的在场”
        二、儿童以比喻(象征)出场
        三、儿童作为推动事态发展的动力
        四、儿童作为独立的“行为能力人”
结语
附录:鲍德温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小菜场的文化规训与视觉整饬——以虹口“三角地菜场”为例
    第一节 “规范”与“秩序”观念的建立
    第二节 “卫生”、“整洁”与“动物保护”意识的植入
    第三节 “市场”与“契约”精神的产生
    第四节 租界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作用下的“现代性”重构与不断复制的“现代”精神——当代三角地菜场的重建与扩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竞技场·政治漩涡中心·销金窟·名利场——身兼多职的上海跑马厅
    第一节 驰马角胜的竞技场——竞技体育意识的植入
    第二节 华洋角力的政治漩涡中心
    第三节 敲骨吸髓的销金窟——被金钱扭曲的价值观
    第四节 斗富炫奇的名利场
    第五节 身兼多职的跑马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共意识的觉醒与民主精神的勃发——从私有走向公享的上海园林
    第一节 从私园到公园——清末民初的上海园林
    第二节 海天胜景数张园——众园之首的张氏味莼园
    第三节 从张园的收费、服务看上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蕃瓜弄”到“大宁国际”——中产阶级意识崛起在闸北
    第一节 霓虹灯下的“黑人”与“下只角” ——现当代文学中的“苏北人”形象及“闸北”景观
    第二节 “大宁国际”:休闲,让生活更美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活动
致谢

(6)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主要内容
    四、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
第一章 服装中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特殊服装与鞋靴
        一、狍皮衣帽
        二、摔跤服装
        三、鱼皮衣服
        四、文身绣脸
        五、贝珠衣
        六、鞋靴
        七、腰箍
    第二节 服装上的织锦
        一、"氆氇""帮典"
        二、壮锦
        三、侗锦
        四、瑶锦
        五、西兰卡普
        六、傣锦
        七、黎锦
        八、景颇锦
    第三节 服装上的刺绣
        一、衣袖花
        二、苗族刺绣
        三、壮族彩带
        四、侗绣
        五、瑶绣
        六、白族挑花刺绣
        七、畲族彩带
        八、拉祜族背袋
        九、水族马尾绣
        十、土族刺绣
        十一、仡佬族刺绣
        十二、羌族挑花刺绣
    第四节 面料上的工艺美术
        一、蜡染
        二、扎染
        三、爱德丽丝绸
        四、七彩绸缎
        五、怒毯
        六、独龙毯
        七、门巴族纺织
        八、褐子
        九、高山族纺织
第二章 首饰与帽子中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首饰
        一、苗族银佩饰
        二、侗族银饰
        三、瑶族银饰
        四、银泡
        五、水族银首饰
        六、朝鲜族金饰工艺
    第二节 新疆各民族帽子
        一、维吾尔族的帽子
        二、哈萨克族的帽子和头饰
        三、柯尔克孜族头饰
        四、塔塔尔族头饰
        五、塔吉克族头饰
        六、乌孜别克花帽
    第三节 其他民族的帽子与头饰
        一、蒙古族头带
        二、彝族鸡冠帽
        三、满族绢花
        四、瑶族头帕
        五、达斡尔族"曼格尔其"
        六、毛南族"顶卡花"
        七、畲族斗笠
        八、裕固族头面
        九、藏族头饰
第三章 饮食文化中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餐具中的工艺美术
        一、陶器
        二、木器
        三、竹器藤器
        四、石器
        五、槟榔袋
        六、骆驼皮碗
        七、漆器
    第二节 饮具中的工艺美术
第四章 世俗建筑中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民居中的工艺美术
        一、白族、纳西族民居
        二、回族民居
        三、新疆部分民居
        四、蒙古族民居
        五、高山族民居
    第二节 宫殿中的工艺美术
        一、布达拉宫
        二、沈阳故宫
        三、纳西族木氏土司署
    第三节 园林和公共建筑中的工艺美术
        一、承德避暑山庄
        二、西藏罗布林卡
        三、公共建筑
第五章 宗教文化中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佛教中工艺美术
        一、藏传佛教中的工艺美术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工艺美术
    第二节 伊斯兰教中的工艺美术
        一、概述
        二、着名清真寺及拱北举例
    第三节 原始宗教等信仰中的工艺美术
        一、原始宗教工艺美术举例
        二、其它信仰中的工艺美术举例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中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文娱体育活动中的工艺美术
        一、雕葫芦与贺兰石雕
        二、傩戏面具
        三、铜鼓等
        四、玩具与弦乐器
        五、绣球绣袋
    第二节 生活日用中的工艺美术
        一、毡毯工艺
        二、鼻烟壶
        三、卡垫
        四、和田地毯
        五、花木箱
        六、褡裢
        七、剪寿字
        八、布依花包
        九、十长生绣品
        十、荷包香囊
        十一、刺绣枕顶、幔套
        十二、竹编
        十三、花毡
        十四、马鞭
        十五、马佩饰工艺
        十六、壁挂
        十七、补花毡
        十八、摇篮
        十九、保安刀
        二十、户撒刀
        二十一、桦树皮工艺
        二十二、牛皮烟荷包和鼻烟壶
        二十三、芒箕编
    第三节 生产工具中的工艺美术
        一、渔船
        二、木盾
        三、弓弩
第七章 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
    第一节 实用性很突出
        一、服饰中的工艺美术
        二、饮食文化中的工艺美术
        三、建筑中的工艺美术
        四、宗教文化中的工艺美术
        五、日常生活中的工艺美术
    第二节 民族特点鲜明
        一、服饰中的民族特色
        二、乐器中的民族特色
        三、建筑中的民族特色
    第三节 制作材料非常多
        一、取自植物的材料有木、竹、藤、棉、麻草、树皮、椰壳、葫芦等
        二、取自动物的材料有裘皮、皮革、鱼皮、鬃、毛、骨、贝、丝、鸟羽等
        三、取自五金玉石类材料的工艺品
    第四节 传承历史悠久
    第五节 文物价值宝贵
        一、社会历史价值
        二、科学技术价值
        三、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第八章 中国民族工艺美术的主题共性
    第一节 汉族工艺美术的主题思想
    第二节 中国人的吉祥崇尚
        一、吉祥崇尚的涵义、起源
        二、吉祥崇尚的内容分类和表现形式
    第三节 中国福文化
        一、定义
        二、福文化的具体表现
        三、福文化中的辩证法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人生观
    第四节 各民族工艺美术的主题共性
参考文献

(7)钱钟书与英国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论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英国文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参照与背景
        (一) 英国文学作为一种异质的背景,有其可资参照之处
        (二) 中英文学在现实中的悠久交流史
        (三) 钱钟书的实际创作、批评与英国文学的紧密关联
    第三节 英国文学作为一种可能的影响
        (一) 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英文化交流增多
        (二) 20世纪英国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支流被引入
第一章 钱钟书英国文学的学习、研究和教学
    第一节 清华:外文系英语文学的熏陶
        (一) 清华外文系简介:师资、培养方案与英国文学方面的课程设置
        (二) 钱钟书清华外文系的老师们(吴宓、叶公超、温源宁、王文显、翟孟生、 吴可读、温德、瑞恰慈)
        (三) 钱钟书大学时代的书评和论文(1929-1933)
    第二节 牛津:亲炙英国文学
        (一) 钱钟书在牛津的学习(1935-1937)
        (二) 20-40年代的英国文学环境
        (三) 《17、18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评述
    第三节 从兴趣到事业的践行:归国后的教学与研究
第二章 钱钟书的小说创作与英国文学
    第一节 钱钟书眼中的英国文学:智者见智
    第二节 《人·兽·鬼》、《围城》与英国文学作品的比照分析
        (一) "小世界"的格局:沙龙+大学
        (二) 异质文化交锋中的现代"知识人"
        (三) 喜剧精神的承传与比照
        (四) 智趣+理趣:叙述语言与对话艺术分析
        (五) 修辞潜能的发掘:以反讽、比喻、通感、矛盾修辞与用典五种辞格为主
    第三节 中英文学的贯通与钱钟书的创作(一种补充)
        (一) 钱钟书的"知识人"特写与"士人"品藻、"性格特写"
        (二) 钱钟书的创作与传统世情小说及英国风俗喜剧类作品
        (三) 钱钟书的创作与"以理入诗"的传统及"观念小说"
第三章 钱钟书的文学批评与英国文学(批评)
    第一节 钱钟书对英国文学批评的引介、述评
    第二节 《谈艺录》、《管锥编》等与英国文学(批评):邻壁之光堪借照
        (一) 模仿·节制·诗教·诗法:钱钟书与英国古典主义文学批评(以锡德尼、德莱顿、蒲伯和约翰逊为主)
        (二) 企慕·天才·忧郁·文体:钱钟书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批评(以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雪莱为主)
        (三) 通感·意义·客观对应物:钱钟书与瑞恰慈、艾略特的诗学
        (四) 钱钟书的中英文学比较研究
    第三节 钱钟书关于批评和创作的思考
        (一) 批评的批评——一种自觉意识
        (二) 钱钟书关于批评和创作关系的论述
        (三) 钱钟书创作与批评的互通与互补
第四章 从文学到现实人生英国文学参照下重审钱钟书的文人精神
    第一节 中英"文人"的现实批判与精神追求
        (一) 中国"文人"与英国"man of letters"之内涵
        (二) 钱钟书与英国文人关于人性及社会的批评
    第二节 钱钟书的文人精神分析
        (一) “文人”与“学者”的纠结:钱钟书的“学者”定位与“文人”理想
        (二) 钱钟书与20世纪英国文人的比较(以A.赫胥黎、T.S.艾略特为主)
结语
附录:钱钟书年谱(1910-1998)
参考文献
后记

(8)论中国现代改译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于“改译”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三、翻译文学研究及方法论问题
第一章 改译剧的发展背景及概况
    第一节 文明戏时期的改译
    第二节 二十年代的改译
    第三节 三四十年代的改译
第二章 改译剧的文本选择
    第一节 主流意识形态对文本选择的影响
    第二节 主流诗学对文本选择的影响
第三章 改译剧的改译策略
    第一节 民族化的改译
    第二节 基本忠实于原着的改译
    第三节 精神上中国化的改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现代话剧改译剧本一览表(共 189 个)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及文化规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跨文化交际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文化
    (二) 交际
    (三) 文化与交际
    (四) 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三、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际困境
    (一) 因风俗习惯产生的文化差异
        1、动物象征的差异
        2、色彩喜好的差异
        3、数字使用的差异
    (二) 因交往习俗产生的文化差异
        1、称呼的差异
        2、问候的差异
        3、感谢与致歉的差异
        4、打招呼与告别的差异
        5、时间观念的差异
        6、餐饮习俗的差异
        7、恭维的差异
        8、馈赠习俗的差异
    (三) 因思维方式产生的文化差异
    (四) 因价值观念产生的文化差异
        1、子女教育观的差异
        2、家庭观念的差异
        3、个人隐私的差异
        4、学习目的的差异
        5、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差异
四、跨文化交际冲突的解决办法
五、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规约
    (一) 相互了解、平等尊重,在冲突中化解冲突
    (二) 淡化主观文化,主动熟悉并适应他族文化和语言表达习惯
    (三) 话随境迁,入乡随俗
        1、话随境迁
        (1) 交际对语境的依赖
        (2) 跨文化交际中隐喻的理解
        2、入乡随俗,客随主便
    (四) 更新观念,自我完善
        1、更新观念,进行新的文化选择
        2、自我完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1978-200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注目“红十字”
        (二) 放眼“江苏”
        (三) 锁定“当代”社会
        (四) 题目解析
    二、选题意义
        (一) 学术价值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进展概述
        (二) 研究专着
        (三) 研究论文
        (四) 现有研究有待加强之处
    四、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江苏红十字运动的复苏与初步发展(1978-1985)
    第一节 江苏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回顾
        一、近代的底蕴
        二、新中国初期的辉煌
        三、文革中的挫折
    第二节 改革背景下的再生:复会时期的江苏红十字运动
        一、组织建设先行
        二、宣传工作开路
        三、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以南京红十字会为中心
    第三节 援非募捐活动:开放格局下的国际救援
        一、“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
        二、全省活动概览
        三、募捐活动简析
第二章 江苏红十字运动的深入展开(1985-2001)
    第一节 权变理论下省红十字会组织机构的变迁
        一、“四大”:纵深发展的起点
        二、“五大”:承上启下
        三、“六大”:新的里程碑
    第二节 江苏红十字会的组织发展脉络
        一、“四大”时期:以团体会员整顿为中心
        二、“五大”时期:组织发展的全面推进
        三、“六大”时期:组织发展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第三节 台事工作:政府“人道助手”角色的典型诠释
        一、江苏:十四万去台人员的故乡
        二、省红十字会对台湾事务的积极应对
        三、为台事工作而健全组织
        四、查人转信
        五、衍生问题的处理
    第四节 走向规范化的红十字青少年运动
        一、规范化:青少年运动的基本走向
        二、苏州:青少年工作规范化的典范
        三、在活动中推进规范化
第三章 江苏红十字运动的体制重塑与法制依归(2002-2004)
    第一节 江苏红十字运动的转型
        一、理顺管理体制:江苏红十字运动的转型
        二、红十字会与政府关系的理论释析:体制转换背后的历史省思
        三、“七大”:转型后的盛会
    第二节 公共危机与非政府组织应对
        一、“非典”危机与江苏
        二、危机应对中的江苏红十字会
        三、“抗非”工作启示录
    第三节 《实施办法》的出台:依法建会的里程碑
        一、《实施办法》的制定历程
        二、《实施办法》简介
        三、《实施办法》在全省的颁布施行
第四章 江苏红十字会的博爱工程及其社会学考察
    第一节 三大博爱工程概述
    第二节 江苏红十字会的救援工程
        一、江苏灾情简况
        二、'91 抗洪中的江苏红十字
        三、'98 抗洪:再建新功
    第三节 江苏红十字会的生命工程
        一、遍布江苏的卫生救护网
        二、江苏红十字会的献血工作
        三、江苏捐髓工作鸟瞰
    第四节 江苏红十字会的爱心工程
        一、红十字青少年互助工程
        二、“母亲工程”:爱心工程的典范
        三、“老康”:“夕阳事业”的“朝阳前景”
    第五节 江苏红十字会博爱工程的社会学考察
        一、博爱工程所折射的社会问题
        二、博爱工程: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博爱工程的社会保障功能
第五章 “特色”理论视野下的江苏红十字运动
    第一节 对“特色”理论的践行与探求
        一、“特色”理论与江苏
        二、农村:特色事业的广阔田野
        三、志愿服务:特色事业的希望工程
    第二节 “特色”理论下发展江苏红十字运动的省思
        一、“有位·有为”地携手共进
        二、倚重募捐工作,增强红十字会实力
        三、“五 八”:培育红十字特色文化的落脚点
        四、打造红十字品牌
结语:与社会同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南京爱德双喜临门(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写电影史视阈下石挥表导演艺术论[D]. 彭俊颖. 南昌大学, 2020(01)
  • [2]法国大歌剧的艺术特性与国际影响 ——以瓦格纳、威尔第的大歌剧为例[D]. 万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象征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邱春亚.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4]詹姆斯·鲍德温之宗教思想与其创作研究[D]. 张学祥. 山东师范大学, 2015(12)
  • [5]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D]. 许峰. 上海大学, 2012(07)
  • [6]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D]. 梁智勋.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1)
  • [7]钱钟书与英国文学[D]. 许丽青. 复旦大学, 2010(11)
  • [8]论中国现代改译剧[D]. 刘欣. 上海戏剧学院, 2009(12)
  • [9]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及文化规约[D]. 王丹. 内蒙古大学, 2009(03)
  • [10]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1978-2004)[D]. 杨红星. 苏州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南京友好双喜临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